【全媒体记者 李索】通城县“小红帽”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孔庆平,多年来,乐此不疲的进行着自己的公益事业,彰显了一名退伍军人的优秀本色。
1970出生的孔庆平,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从小就对军人有一种崇敬之情。1991年,21岁的孔庆平应征到河南某部队服兵役。在部队里,孔庆平与写作摄影结下不解之缘,从几十字的简讯到几百字消息。
94年退伍后,孔庆平先后担任过《南鄂晚报》记者、摄影部主任、驻通城记者站站长等职务,并率先在全市创办了《通城先锋网》,湖北醉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媒体平台。在自强自立、勤奋创业的同时,他始终怀着一颗勤劳善良、无私奉献的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10多年的记者生涯,通过他的报道,帮助了15名贫困学子上大学,为100户特困家庭筹集爱心物资近百万元。
2008年,孔庆平辞去了《南鄂晚报》摄影部主任记者的工作,回到通城创办文化公司。并先后自费出版《6.10灾后重建》《红色通城》《药姑山探秘》等文化采风特刊,为通城民俗文化传承作出了积极贡献;组织成立了“八百壮士”寻访小组,率领40余名社会公益人士开展了历时近一年、耗资4万余元的大型民间搜集公益“寻访”行动,得到了市县相关部门和全国八百壮士后裔的赞扬;同时,还为20余位(户)贫困大学生、重病家庭筹集爱心款和帮扶资金近100万元。
2014年,受通城县委宣传部委托,孔庆平负责组建通城县爱护城乡环境卫生志愿者协会,并于2016年更名为通城县“小红帽”志愿者协会,成功创建“小红帽”公益品牌。经过5年多的努力,“小红帽”志愿者协会不断发展壮大,发展了爱卫志愿者、助残志愿者、知心妈妈志愿者、社区矫正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5大公益事业板块和14个志愿服务分会,组织策划大型系列公益活动100多次,服务领域及内容包含环保、关爱留守儿童、保护水源、关爱老兵、帮扶社区戒毒人员等。
通城县“小红帽”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 孔庆平:退役2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培养下,我从“兵味”新闻工作室到“兵记者梦”,从城乡环境卫生协会到“小红帽”的公益品牌形成,就是想用行动演绎自己的公益情结,以军人情怀实现人生的价值,向社会交上满意的答卷。
2017年,为响应政府号召,孔庆平承担了“一山二河三街六校十二站”公益服务项目,带领86名三轮摩托残疾人司机开展了“锡山环保公益行”、“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等公益行动,将他们成功转型为“小红帽”助残志愿者,解决了86名残疾人司机的就业转型安置问题。
通城县“小红帽”协会党支部副书记 徐国辉:在“小红帽”协会已经4年了,孔庆平同志,不仅解决了我们的就业问题,还为我们这些家庭困难的同志,在工作、生活中积极帮扶,给予照顾,在他的带动下,大家全心投入到我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
一路走来,孔庆平不断拓宽公益服务领域,创建了“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志愿服务”“老兵+公益”“司法+劳动教育”等新型公益服务模式,将志愿服务融入到司法、民政工作中,拓展到社区矫正、退役安置等领域,为社会维稳、法治建设作出有益探索。
10年新闻生活、6年文化苦旅、5年“公益”历练,孔庆平把爱心做成一种公益,把公益做成一项事业,把事业做成一个文化品牌。在退伍后的人生旅途中,孔庆平不忘初心,永保“兵味”本色,用一次次行动践行着军人誓言,用坚实脚步诠释着爱心的真谛。
通城县“小红帽”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 孔庆平:下一步,我将聚焦“小红帽”公益资源,助力我县“四城同创”工作,并开展祭英烈、拥军、冬暧行动走访慰问等活动,主动参与相关部门正在实施的关爱退役军人、关爱残疾人、扶贫助学等行动中,为通城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编辑:习水文 审核:傅凡)
通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