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贫困村】通城塘湖镇望湖村“扶”出新希望

      咸宁日报记者姜明助、特约记者刘健平、通讯员熊康报道:“吃穿住用不需愁感谢共产党,就医就业有保障不忘政府帮”、“党心暖民心,恩情永不忘”。 11月26日,通城塘湖镇望湖村集中安置点落成, 10户集中安置贫困户领到钥匙,“拎包入住”新居。大门两边红红的对联,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望湖村是集山区、苏区为一体的省级重点贫困村,现有贫困户182户,496人。

      虽然经济上较为贫穷,但望湖村却和她的名字一样富有诗情画意:空气优良,环境优美。村里有历史悠久的兰若寺,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有漫山遍野的野樱花,是黄袍山深处的一块璞玉。

      去年,由市政法委、市司法局、市人防办等单位组成的扶贫工作队进驻望湖村,开始了“琢玉”之旅,一场脱贫致富的攻坚战在这个贫穷而又富饶的村庄打响:

      要致富,先修路。工作队筹集资金300余万元,新修建村组公路5.6公里,拓宽村级公路3.9公里,实现了户户都通水泥路;积极帮助协调征地搬迁等事宜,将全线通车的幕阜山旅游公路穿村而过,制约望湖旅游发展的“瓶颈”被彻底打破。

      要发展,搞生产。扶贫工作队引进企业家刘勇投资1000多万元,帮助其流转土地2000余亩种植油茶,安排贫困户就业,每年发放工资40余万元……

      同时建起了50亩精准扶贫产业扶持蓝莓基地。“基地距离集中安置点不到100米远,农户在基地务工月工资平均达3000元。保证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市政法委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郑卫平说。

      同时,对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免费赠送猪苗、鸡苗、鸭苗、鹅苗等,以及养殖饲料。工作队与农户签订合同,养殖户必须连续性养殖,否则收回上一次的所有费用,激励农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

      在保护好原生态环境的同时,驻村工作队着手对望湖进行精雕细刻,精细打扮:投资50万元,在全村栽种桂花、香樟、樱花等树苗,妆点望湖的山山水水;投资50万元建设安全引水工程,家家户户都喝上自来水;投资50万元新建村卫生室、老年活动室……

      经过扶贫工作队一年时间的“雕琢”,望湖村旧貌换新颜:路变宽了,山更青了,水更绿了。更为重要的是,扶贫工作队改变的不仅是山村的面貌,更提振了村民走上致富路的信心和希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