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局长,这是今天的口罩、体温计、医疗器械。咱们赶紧点点数,最近消耗量比较大,晚上汇总一下,我们明天再去市里。”“小张,这是县医院急需的防护服、护目镜、84消毒水。我们马上搬下车,你给我们腾个地方吧。”县防控指挥部仓库前的场地上,医疗物资保障组正在加紧卸货。
“每次看着物资一批批装上医院的车,我们觉得很有成就感,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这是县财政局抽调到县防控指挥部医疗物资保障组的杜绪国、毛雄伟、周宇乔三位同志最高兴的时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后勤必须到位,不能让白衣战士们冒着危险与疫情战斗。2月2日以来他们作为医疗物资保障组迅速行动、日夜兼程,为抗疫前线的战士们运送物资和防护用品,让日夜奋战一线的医护守护者们没有后顾之忧。
出色的“金算盘”
2月5日,当医疗保障组把满满的一车物资送到县防控指挥部时,仓库接货员张文告诉保障组负责人杜绪国,昨天的口罩数量不对。口罩整箱打包运送,怎么会少呢?杜绪国赶紧一箱箱、一件件清点,查出是外包装标注数字和箱内货物数不一致。他立即向市指挥部后勤组报告情况,及时补充缺口,确保数据准确一致。
市防控指挥部通知可以领取一批N95口罩,杜绪国高兴得不得了,在用微信联系后仍不放心,又专门打电话进行确认。“老杜的年纪估计是这一块最大的,办起事来非常认真负责,经他手的物资数量还没错过。‘一件也不能少,一份都不能错’是他的口头禅。不愧是‘金算盘’。”医保局负责人杜荷花与杜绪国打交道最多,把这位老党员的干事风格看在眼里。
与时间赛跑的“星”
“你好,我们县里正紧缺防护服和酒精,如果货在路上,不论多久,我们都等!”
不能因为运输不到位影响抗疫大局,医疗保障组明白前线的医护战士们等不起,要和时间赛跑。特殊时期,各类物资紧缺,物资的领取地点不同,分管部门也不同,物资仓库出入库物资种类繁多、数据统计、核查等程序一道也不能少。刚接手这项工作,他们只能一项一项熟悉,一个电话一个电话问,一个地点一个地点跑。为了抢时间,早出晚归,都是吃口泡面匆匆解决。有时到达仓库后,还要等货到站,跑五六处才能把物资装齐备。
“物资紧缺,各个地方都急要,但物品都是分批分次发送,所以有紧缺物资时,我们想方设法都要争取一些。”毛雄伟和周宇乔抽调到医疗保障组后,他们很快习惯这种工作节奏。晚上九、十点才能启程返回是常事,运输物资的车辆行驶在冷清的杭瑞线上,穿梭在群山中,那忽闪忽闪的灯透过黑暗成为夜间与时间赛跑最亮的星。
吃得亏的“搬运工”
疫情期间很难请到工人搬运物资,驾驶室位置也不够,所有的医疗物资和捐赠的生活物资只能由医疗保障组和司机熊师傅搬运,不论多晚到达县防控指挥部,都要把货物一件一件卸下来,完整无缺入库备用。他们既是运输者,也当搬运工。
“一车货最少200件,最多800件。”运输车司机熊师傅一直跟着保障组,“基本上天天往市里跑,胡萝卜3000斤,牛奶300箱,苹果1000多箱,医疗器械沉得很,那种白色桶装的消毒水一桶有50斤,全靠我们自己搬,手掌都磨破了皮,随便贴个创可贴接着干。我还好,习惯了,他们三个人一个四十多岁,两个五十多岁,干起活来都不像干部,非常吃得亏!”
卸完物资后,顾不得内衣早已汗湿,他们要清点数量、查看品种、查验物资,确保入库接收单数据准确一致;要联系第二天的物资,进行数据汇总,向市级报送计划数,联系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搞好对接,设计最高效的行车路线节约时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阻击战中,医疗保障组在后勤战线上,努力为前线抗疫医护战士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确保抗疫物资源源不断送达一线,确保抗疫阻击战早日取得胜利。(通讯员 黎尉然)
(编辑:习水文 编审:姜岳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