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促农业发展④】袁华山:追花逐蜜酿造“甜蜜”事业


【全媒体记者 李索】随着各地农业产业逐步复工复产,关刀镇养蜂专业户袁华山也到了一年养蜂发展的最关键时节,他信心十足,谋划着今年的养蜂产业,决心大干一年,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在通城县关刀镇新建村附近的树林里,一百多个蜂箱整齐地堆放着,这里便是养蜂人袁华山的临时采蜜点。他头戴面网,全副武装,正忙碌着清巢、护脾、保温等蜜蜂春繁期的养护工作。 

今年50岁的袁华山是通城县关刀镇人,13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养蜂。多年来,为了追赶花期,他每隔几个月就要带着这群蜜蜂一次又一次地“搬家”。一年四季,哪儿有花,他和他的蜜蜂就在哪儿安家。因为这份事业,他默默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和放养旅途的寂寞。但看到自己不断壮大的养蜂产业,心里常常像吃了蜂蜜一样,甜滋滋,越干越起劲。

关刀镇养蜂专业户 袁华山:我是从83年开始养蜂的,99年以前只有五六十箱,之后有140箱,每年生产蜂蜜五吨,年收入20多万元。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袁华山的140箱蜜蜂,因无法及时补充食物,一部分被冻死、饿死,遭遇了不少损失。这些年为不断优化蜜蜂品种,袁华山先后淘汰了老化、低产的本土蜂种,先后投资30余万元,养殖意大利蜜蜂。与本土的中华蜜蜂相比,意大利蜜蜂虽然产蜜量大,但自主生存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也较弱,需要不断转场来保障蜂群繁殖产蜜。

关刀镇养蜂专业户 袁华山:由于疫情,在家一直没有出去,蜜蜂冻死,饿死。往年3月8日就离开通城了,现在解封了,为弥补这个损失,只有到外面多跑几个地方。

袁华山告诉记者,镇里已经帮他办理了健康证、通行证等相关证件。他正在联系车辆,计划这两天启程前往陕西。并将陆续转场甘肃、青海等省,开辟新的放养地,提高蜂蜜品质和产量,争取把疫情损失赶回来,力争蜂蜜产量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一番,打造优质蜂蜜品牌,畅销全国。

(编辑:赖聪 审核:黄争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