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习水文 通讯员 杜赵】近年来,通城县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在强力推进脱贫攻坚的同时,因势利导,科学谋划,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首要任务,促进美丽乡村与全域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精品亮点工程,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突出典型带动,促进经济整体提升
这几天,天气虽然很炎热,但麦市镇麦市村的种养殖大户黄国良却顶着烈日,到该村贫困户刘六书家传授养猪经验。
“老黄不仅指导我养猪,还帮忙指导我进行粪污改造,达到粪污合理利用,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经济效益。”刘六书高兴地说。
黄国良介绍,他是2009年2月开始承包起村里的300余亩荒山种油茶。2013年成立国良家庭农场,建了两栋550模式标准化猪舍饲养生猪,年可出栏2200-2500头猪。通过发展立体生态养殖,将猪粪用来做沼气池,沼渣用来种菜、养鱼,沼液可做猪圈的消毒液,沼气除了自家照明外,常年为村里20多户村民作为生活燃料。目前基地捆绑12户贫困户通过务工增收,带动10户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脱贫致富。
为确保高质量稳定脱贫,通城县积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先富起来的种养殖大户捆绑带动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的合作帮扶机制。湖北瀛通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晖近两年积极参与家乡建设,投入6000万元助推五里左港美丽乡村建设,除左港上善田园综合体善源谷景区建设外,还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成四季果园、四季花海、板栗、药材、油茶等6个基地2800多亩,直接带动贫困户160户。麦市镇冷塅村引进当地能人晏波文投资1200多万元,建设百余亩的月季庄园,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全县共建成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产品采摘基地30多个,发展农家乐、特色民宿198家,带动近3000余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6月13日,通城县大坪乡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内,挖掘机、推土机来回穿梭,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目前已完成了规划编制,各项工作正在全速推进中!”该产业园指挥部常务副主任胡水仙介绍,该工程涉及该乡草鞋、南山、来苏三个行政村。规划用地面积3.513平方公里,将建成国家水准、华中药膳养生综合体验区。园区从“药材、药品、药市、药膳、药养”五大主体着手,分为中医药加工产业园、中医药物流园、中医药研发区、中药材主题公园、综合服务休闲生态居住区。建成后,将实现土地利用集聚组合和重构布局,形成了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集约高效的新格局,辐射瑶族文化、乡村旅游和康养小镇持续发展,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性整体提升。
主推特色产业,提升持续发展动能
通城县还依托贫困地区丰富多样的农业资源,以小规模、绿色化为基本导向,坚持“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眼下正值各种蔬菜大量上市的好时节,6月16日,在具有蔬菜专业村美誉的五里镇锡山村,贫困户王良丙正在自家蔬菜田里劳作。“种了23亩蔬菜,除掉开支,2019年的纯收入7万元左右。”王良丙介绍,这段时间,他每天凌晨1点就要起床,将菜送到集市上去卖,最多的时候有2000多斤,最少也有500多斤,虽然很辛苦,但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致富,王良丙觉得很快乐。目前,锡山村共有蔬菜种植大户11户,蔬菜种植面积近200亩。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段时间,随着四庄乡清水村的千亩香莲陆续盛开,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清水村历来有种植香莲的传统。2019年7月2日,投资3000万元,以“双(莲)廉”文化主题的清水画廊美丽乡村建成开园。清水村的香莲被更多人熟知,赏花旅游经济+香莲产业,成为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北港镇横冲村以村“两委”为主体,于2017年成立横冲同富农业发展公司。村以集体资产资金入股,农民以土地入股,发展特色种养殖。目前已建成黑斑蛙、龙虾、无土蔬菜、鲜果、油茶、苦参等基地12个、面积1700亩,在建基地3个、面积300亩,基地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入股的贫困户年股份分红在5000元以上,集体经济收入在20万以上。“2019年村里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2万元,全村145户贫困户全部有分红。”北港镇横冲村支部书记袁明单介绍说。
6月16日,在五里镇陈谷村种粮大户黎明海的“稻鸭共育”新型生态稻田里,一群群水鸭自由“嬉戏”穿梭,它们成为了碧绿稻田里特殊的“管理员”。
据黎明海介绍,鸭子不仅会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同时通过踩踏能中耕浑水,刺激水稻生长,鸭粪还能作为肥料,既增加了收入又降低了成本,又能达到有机又环保。
稻田和鸭两者互惠互利,既能生产出优质的有机稻米,还能提供生态鸭,节省人工除草除虫费用的同时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现在是100亩,到第二批准备安排四个点,养4000只鸭,预计今年一年养鸭可以赚4到5万元。”通城县沙堆镇湾船嘴村的卢四强正是发现了这种新模式的好处,便积极扩大种养面积。
“通城县是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稻鸭共育是推进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目前,已在五里、沙堆两个乡镇推广,正逐步辐射到全县各乡镇。”通城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吴杰说。
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国家政策好,赚钱不忘卫生搞,环境优美心情好,长寿了。”这个三句半是通城县石南镇凡店村八字门屋场的村民们创作的,用村言俚语唱出对党的感恩、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唱出了新时代农民的心声。八字门屋场,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干净、整洁,带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当地村民刘百丰介绍,“小广场、池塘等硬件设施的建设,由屋场村民自愿集资修建,清洁的维护也是由村民轮流值日。”
这是通城县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一个缩影。
2019年4月份以来,通城县持续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百日提升”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整治方案,紧扣“清、拆、改、种、建”关键环节,突出公路沿线、水体岸线、节点连线、省界出口沿线和村庄沿线重点区域,全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线五治”。在县级领导联系乡镇的基础上,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保“五线三河”等重点地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机制;坚持以党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打造353国道沿线示范带的建设、双大公路、五保公路、106国道、通四公路沿线的人居环境整治;同时统筹县直相关部门力量和职能,指导督促乡镇村开展厕所革命、拆违拆迁、河库整治、农村水改,道路改造提升,村庄绿化,活人墓整治等工作。自2019年至今,全县清理陈年垃圾、建筑垃圾47800余吨,拆除活人墓1269座。栽植各种花卉苗木20万多株;清理水面20132余亩,改水54处,解决5.5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全县有177村开展了“卫生清洁户”评比活动。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试运行,10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建成使用,城乡环节一体化有序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70%。涌现出麦市镇陈段集镇、石南镇凡店八字门屋场、梅港村戴蜂山村湾、塘湖镇望湖大屋、大坪乡坪山周元屋场等一大批干净整洁,绿意葱茏,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的自然村湾。
突出一村一景,打造美丽乡村亮点
为打造美丽乡村示范亮点,通城县从2018年就开始统筹谋划全县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在全面摸排乡镇村基本情况的同时,选择具有交通、文化、人文历史和产业基础的19个村,连片打造13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在规划和建设中,坚持个性化、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展现不同村落自然美、人文美、生态美,并与精准扶贫、产业振兴、改善民生、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乡村治理有机结合。
大坪乡内冲瑶族村突出“遥望千年、药韵楚天”,按“一轴两环三片”布局,着力打造“中华古瑶第一村”,与药姑山风景区连片打造4A级景区;五里左港村借助左港水库和相师山优势,突出“善文化”和“山水田园”特色,建设上善田园综合体;塘湖镇荻田村突出红色文化基因,将发展定位于湘鄂赣红色旅游示范区,着力打造红色旅游景点为核心,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为衬托,特色产业为基础的集红色教育、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美丽乡村;北港镇横冲村突出“回味乡愁、醉美横冲”主题,围绕“坚持党建统领改革推动、促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主线,走产业富村、美丽靓村、文明新村、村民共同富裕之路。每个美丽乡村各有亮点、各有特色,着力构建一村一景,串点连线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目前,大坪内冲中华古瑶第一村、五里左港善源谷、北港醉美横冲、隽水油坊村、塘湖荻田红色小镇、四庄清水画廊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建成开园,其他示范点今年底前可全部开园迎客。
(编审:傅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