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在哪里诞生?“三湾改编”和通城有什么渊源?

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伟大的革命、发展征程就此开启


鄂南通城

在鲜红党旗的指引下

以非凡的信念和勇气

在党的99载光辉历程中

书写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城县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这里群山环抱,关隘众多,历为兵家必争之地。从1925年通城建立中共党组织到1949年的艰苦岁月里,通城革命运动风起云涌,革命斗争波澜壮阔。土地革命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彭德怀、罗荣桓、陈寿昌、傅秋涛、钟期光、江渭清、秦化龙等,在这里领导浴血奋战,通城人民为革命前赴后继,作出了重大牺牲,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通城秋暴纪念馆内部

打响秋收暴动第一枪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亦公开叛变革命,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中国向何处去?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提出了武装夺取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当时的通城革命力量较强,1925年,在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就读的赵世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通城县第一名共产党员,同年,受董必武派遣,回到通城秘密发展党员,建立了党组织。

赵世当

1925年11月,通城县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塅黄家边党小组成立。1926年8月,通城建立第一个中共支部---马港支部。至1927年,中共通城县委下辖党支部9个,党员240人。全县有农会会员2万余人,建立了一支近 1500人的农民自卫军,且有大批武器。更为重要的是通城政权掌握在时任国民政府县长的共产党员王武扬手中,暴动条件成熟。


罗荣桓亲笔填写的《党员登记表》【“1926年冬,因我参加农村工作,结合在外读书的学生,进行农村青年群众的组织,参加打土豪……,春天加入C.Y,随转入党,分配到鄂南参加农村与通城的暴动。”】

1927年7月下旬,正在武昌中山大学理学院读书的罗荣桓,受中共湖北省委派遣到通城领导农民暴动。罗荣桓到通城后,即与王武扬联系,成立暴动委员会,并深入农村宣传“八七”会议精神,发动群众,组织训练农民自卫军。


1927年8月20日,通(城)崇(阳)农民自卫军在罗荣桓等同志的领导下,智取通城县城,作为鄂南武装暴动的一部分,打响了秋收暴动第一枪。这是党的“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首次农民武装暴动,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从而,拉开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


罗荣桓

8月20日,受国民党十三军压迫南下的共产党员、原崇阳县团防局长叶重开与罗荣桓、王武扬智取通城县城,打响了大革命失败后农民秋收暴动第一枪。成立了通(城)崇(阳)农民自卫军,总指挥王武扬,党代表罗荣桓。


《元帅从这里起步》剧照



建立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


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通城县劳农政府,政府主席朱春山,副主席黄子瑞、谭梓生,秘书长汪玉棠。


通城秋暴纪念馆内部


通城“八二〇”秋收暴动,在《湖北省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中共湖北省委关于湖北农民暴动经过之报告》中有这样的记载:“(一)通城已取得政权,县长表现很好。”



通城县劳农政府成立后,在全县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同年8月31日,通山县成立工农兵政府委员会;11月1日,江苏宜兴成立工农兵苏维埃政府;11月13日,湖北黄安暴动,18日,成立黄安农民政府;11月中下旬,广东的海丰、陆丰举行暴动,分别成立县苏维埃政府;11月底,湘赣边界的茶陵、遂宁、宁冈农民暴动,先后成立工农兵政府。


为“三湾改编”提供重要借鉴


通城如火如荼的秋收暴动,揭开了中央统一部署的“两湖”暴动的序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恐慌。国民党十三军迅速向通城疯狂扑来。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9月4日凌晨,罗荣桓、王武扬率农民自卫军和县劳农政府向鄂赣边界转移,途径麦市时遭到夹击,仅剩160多人,到达江西修水,被编入中国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特务连,谭希林任连长,罗荣桓任党代表,叶重开任副连长。参加了湘赣边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时毛主席借鉴通城自卫军设立党代表的经验,决定将支部建在连上。



中央电视台摄制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井冈山》有这样的情节:

  倾盆大雨中,副师长余贲民向毛委员报告:“毛委员,已清点过了,还剩九百人。”毛:“这么说,芦溪一战我们牺牲了1400人吗?”余:“不是全是牺牲,大部分是溃散的。”毛:“每个连都是这样吗?”张子清:“差不多。但有一个连例外。”毛:“哪个连?”张顺手一指:“你看,他们来了。”镜头前,罗荣桓带着特务连迈着有力的步伐,齐声高歌“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万众一心……”冒雨走来。毛委员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到三湾宿营时,毛找来罗荣桓说:“罗眼镜啊,来来来,我呀,有一个问题要请教你。”罗:“在毛委员面前哪有我说话的份啊!”毛:“我今天请你来,就是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你们连为什么逃兵少啊?……你说说有什么灵丹妙药啊?”罗:“毛委员过奖了。不过是党员的作用起得比较好。我们连三排的排长是党员,排里的党员比较多,我们经常召集他们开开会,让他们提提意见。芦溪一战,本来这个排打散了,回撤时一点人数一个也不少。”

  

根据罗提供的经验,毛泽东在三湾对起义部队进行改编,决定把支部建在连上,要求连有党支部,排有党小组,班班要有党员。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对于三湾改编,《井冈山》的解说词如是说:三湾改编,是毛泽东改造旧式军队的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对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起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在三湾确立的支部建在连上这一建军的根本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不忘初心 永远跟党走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通城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铸就了忠于党、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的精神丰碑。这种精神已深深植根于通城人民的血脉基因,激励着一代代通城人不忘初心,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编辑:胡颖 审核:傅凡)

(作者: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