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习水文 通讯员 吴宇星】近年来,通城县加大改革力度,经济发展、城乡面貌、社会风气、政治生态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突出转型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
在湖北平安电工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熟练地进行卷绕、分切、检测和包装等工序操作,加紧生产耐火云母带,现场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
“这个生产的耐火云母带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核军工业等领域。同时将云母制品延伸至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借助新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复工达产提供了有力支撑。”湖北平安电工材料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潘渡江介绍说。
目前,湖北平安电工拥有发明、实用专利技术120余项,获得国家、省、市、县奖励科研成果20余项。
作为一个小县、穷县、弱县,发展经济始终是通城第一要务。近年来,通城县突出转型发展,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提升产业层次、品牌质量、创新能力。几年时间,通城电子信息、涂附磨具被列入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玉立集团成为亚洲行业龙头和行业标准制定参与者;平安电工入选湖北省首批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示范企业。
瀛通通讯成为咸宁市首家主板上市企业,获湖北省首届改革奖(企业奖);三赢兴电子被列入湖北省“金种子”企业,成为光电摄像模组数字化车间的两家国家标准制定企业之一;亚细亚陶瓷获评“中国制造2025”绿色工厂,被授予国家绿色制造示范企业。
着眼未来发展,大力培育中医药产业
这几天,在沙堆镇湾船咀福人药业金刚藤药材种植基地,记者看到,漫山遍野的金刚藤郁郁葱葱,长势良好。
“金刚藤是我们公司生产金刚藤胶囊和金刚藤糖浆的主要原料,每年需要消耗金刚藤700吨。”湖北福人药业副总经理吴和鸣介绍说。
近年来,通城县充分利用道地药材资源丰富和健全的全国药品销售网络优势,抢抓“健康中国”战略机遇,坚持药材、药品、药市、药膳、药养“五药”并举,着力打造集药材种植、研发、加工、销售、文化、旅游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中医药全产业链条。全县发展中药材种植企业13家、专业合作社28家,落实种植基地163个,种植面积发展至10万多亩,种植品种30余个,中医药全产业链产值过100亿元;康美药业、艾舒宝等13个中医药重点项目落地建设,药姑山中医药健康科技产业园已完成规划编制,各项工作正在全速推进。
挖掘内生发展,全面盘活国有资源资产
为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通城县将全县国有水电站、交通运输站场、砂石矿产等国有资产资源进行整合,划归城发集团统一经营、管理,重新组建建工、矿业、公交、水务、能源、农投、教投等七大子集团和隽达旅游等五家直属公司,打造集投资、融资、建设、经营于一体,总资产达200亿元的城市建设发展平台,有效解决融资难题,提升国资效益,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2020年7月4日,通城城发集团与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公司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城市建设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新成立的通城城发集团在城市发展中大显身手。
“通过改革,原恒通公司、水务公司等国有企业从一潭死水逐渐焕发生机,滨河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国企融资能力、公司经营效益和县域经济发展力得到全面提升”。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熊亚平介绍说。
对接世界发展,积极谋划开放型经济
这段时间,通城·万雅国际商贸城白天晚上都十分热闹,前来逛街购物的游客和市民络绎不绝。
“没想到在通城这个小县城,不仅能欣赏到许多乡村美景,还能购买到这么多质优价廉的进口商品。”7月11日晚,参加通城美丽乡村三日游的武汉游客胡女士高兴的说。
为对接世界发展,通城县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抢抓国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以进口贸易为切入点,着力打造内陆地区进口贸易创新促进示范区,积极谋划开放型经济。与湖南城陵矶新港区、岳阳三荷机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借港出海、借“机”起飞;组建湖北省唯一、全国规模最大的县级交易分团,连续两年抢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世界亮出“游美丽乡村、购世界品牌”新名片;总投资达40亿元的通城·万雅国际商贸城一期于2020年1月1日建成开街后,成为湘鄂赣毗邻地区最大的进口商品交易中心。通城迅速从封闭的内陆山区小城一跃成为“通江达海”的开放前沿,迎来从山城走向世界的新时代。
聚焦高质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这几年通城县的变化太大了,城市建设变美了、营商环境更好了、政府效能提高了。”在通城县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大厅办理营业执照的陈先生连连感慨。
“从便利、效率、质效三个方面入手,当好“店小二”, 让大家觉得“脸好看”、“事好办”,“办得快”。通过深化改革,优化了营商环境。 ” 通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吴刚毅介绍到。
为创建环境更优、服务更好、效率更高的营商发展环境,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通城县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通城县“放管服”改革工作督查问责暂行办法》,以更大力度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线上“一网覆盖”、线下“只进一次门”、现场办理“只要跑一次”,全县“只要跑一次”事项达633项,“帮代办”成为通城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亮点、新标识;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3550+100”改革,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即时电子监察;建立企业诚信经营红黑名单,持续强化市场监管。
(编辑:傅凡 审核:王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