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武汉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作为全国疫情最重、管控时间最长的城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给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巨大考验。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在中央指导组、国务院联络组和省委省政府科学指导和关心支持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为全国乃至世界抗疫提供了“武汉样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武汉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系统重塑城市治理体系,加快推进疫后重振,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复苏,重新迈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快车道。
一、历程与成就:决胜全面小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抓好各方面工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视察湖北武汉,提出“四个着力”“四个切实”的重要要求。今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武汉抗疫一线,看望慰问医护人员和干部群众,深情寄语武汉“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一定能够浴火重生,一定能够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要求武汉“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武汉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脱贫攻坚,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履坚定。
精准脱贫率先实现。2018年,提前两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86115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27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基本结束了农村存在绝对贫困人口的历史。2019年以来,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三乡工程”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
“两个翻番”提前完成。分别于2016年、2017年、2018年,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2019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76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706元、地区生产总值16223.21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2.64倍、2.45倍、2.91倍。
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快速壮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存储器、商业航天、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四个国家产业新基地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推进。
创新创业活力迸发。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位列全国第二。率先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首创“大学+”发展模式,推进“四大资智聚汉工程”,探索“科教培养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26项,排名副省级城市第4。
“放管服”改革走在前列。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成四级政务服务“一张网”。首推“电子证照卡包”,率先实施公安政务服务“全网办”,集中取消25类91项证明材料。率先推行“四十五证合一”改革,营商环境位列全国前十、中西部第一。
社会治理扎实推进。连续两次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探索形成微治理工作新模式,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确保“民呼我应”改革落地见效。实施基层治理系列改革举措,党建引领打造“红色物业”,构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荣获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创新示范奖。
文化强市建设精彩纷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戏曲进校园”全覆盖,博物馆每十万人拥有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荣获“2019年度中国十佳数字阅读城市”,入选世界设计之都,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武汉杂技节、琴台音乐节、斗鱼直播节、武汉之夏等品牌活动提档升级,成功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武汉文化、武汉故事吸引世界目光。
生态环境品质大幅提升。首创国内长江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海绵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建成东湖绿道101.98公里,入选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武汉园博园、青山江滩获得C40城市奖,戴家湖公园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19年11月,第三方机构竞争力智库和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在京联合发布《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2019》,报告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文化建设、生态环境、社会治理五个方面,对50项指标进行监测,公布了“2019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包括副省级市),武汉名列第19,并被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城市。
二、实践与探索:加快疫后重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封一座城,护一国人”,坚决按下“暂停键”,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统计显示,较上年同期,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9.7%,固定资产投资下降81.6%,GDP下降40.5%,经济下滑前所未有。为加快推进疫后重振,武汉召开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加快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决定》,切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决打赢疫后“经济发展战”、“社会稳定战”和“民生保障战”,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二季度经济实现逆势反弹、单季打平,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持续恢复的良好态势。
(一)全力打赢“经济发展战”,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民核酸检测重启安全武汉,全力以“复”回归“烟火气”。5月,武汉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全民核酸检测1142万人次,检测结果显示“5个没有”:没有发现一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没有一例转确诊、密切接触者没有一例阳性、病毒培养没有一例活病毒、14万个环境样本没有一例阳性,武汉从疫情“风暴眼”回归到院士、专家眼中的“全国最安全城市”。武汉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到晴天不忘带雨伞、一手撑伞一手干活,努力形成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协调机制。
当前的武汉,经济社会秩序加速恢复。地铁人流量明显增长,汉街日均销售额比检测前提升122%,大、中学生逐步复学复课,全市1326个续建亿元以上项目复工率、复岗率均达100%。为进一步拉动消费,加快经济复苏,市政府通过微信、支付宝、美团等平台分批次投放5亿元武汉消费券,拉动消费金额超50亿元。加速文旅重启,全市A级旅游景区向全国游客免门票开放,对市内外游客发放200万张免费旅游惠民券,推动旅游市场回暖,有效带动客流加速回升。8月21日,武汉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6.02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九成左右。
搭上国家政策快车,帮扶企业“再出发”。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中央和国家部委在武汉最艰难的时期“搭把手、拉一把”,给予一揽子政策支持。为让政策早落地、早见效、早受益,武汉从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外贸等方面,将一揽子支持政策细化为97项措施。编制完成推进经济重振、健康重塑、社区重治、智慧重树的《武汉市疫后重振规划(三年行动规划)》,制定“疫后重振作战图”。针对停工停产停业带来的企业经营困境,发布实施《武汉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支持小微企业招人留才的若干措施》,创设1000亿元纾困专项资金、20亿元政府担保基金、20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推广“301”金融贷款模式,成立武汉融资担保公司,全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市税务局出台系列硬举措提升企业和市民办税便利度,半年7000余户纳税人延期申报缴税。截至8月21日,24.56万户企业完成销售开票,较上年增长10.85%;解封以来,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840户,与去年基本持平。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稳定经济基本盘,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国家存储器基地二期开工建设,天河机场改扩建项目加快推进,华为鲲鹏创新生态中心投入使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将武汉纳入全国5G商用重点城市,谋划布局更多5G建设项目。截至8月21日,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81个、总投资6945.6亿元。
“店小二”+“武汉云”,优化武汉发展环境。5月6日,召开全市主动作为快干实干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动员大会。完善干部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市委常委带头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制定实施改进营商环境“27条”,推动政务服务“五减五通”,促进“一网通办、一城同办”。新设市投资促进中心,探索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的金牌“店小二”式投资促进服务。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的第三方试评估报告显示,武汉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全国排名前三。
开启“云对接”平台,创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模式,线上与线下、“引进来”与“走出去”招商活动同时发力,上半年“云招商”签约总金额超5000亿元,“云招商”央企专场、“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招商活动”、中国品牌节年会、亚布力论坛武汉特别峰会、知名民企湖北行等高端会展暨线下招商活动密集举办。武汉解封后200多家世界五百强、中国五百强企业密集来汉或线上洽谈合作,沿江高铁总部、迈瑞医疗全球第二总部、霍尼韦尔新兴市场中国总部等相继落户,全国数字经济百强企业四成在汉布局,截至7月底实际到位资金4829.5亿元,充分显示了企业界对武汉的信心。
“光芯屏端网云智”协同发展,开启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东湖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参与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机制,努力突破集成电路、操作系统等“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国之重器”。疫情暴发以来,全球首款新冠灭活疫苗、全球首款128层QLC闪存芯片、全国首款自主研发L4级5G自动驾驶汽车在汉研发成功,国内首条柔性折叠显示屏生产线在武汉华星光电迈向达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培育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与服务、生命健康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出台《武汉市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方案》和《武汉市促进线上经济发展实施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使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成全国数字经济一线城市。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突破性发展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打造“一芯、两网、四大应用场景”的发展格局,探索形成人工智能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制定实施院士引领高端产业发展计划,抢占未来产业、高端产业制高点。大力发展工研院等“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使用权或长期使用权。上半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347.3亿元、占全省比重达64.5%,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预期指标,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达1760家,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二)全力打赢“社会稳定战”,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解民忧、促和谐,打造“平安武汉”升级版。积极化解疫后综合症,制定《“化积案、解民忧、促和谐”活动方案》,市领导和各区、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带头包案,要求到2020年底,全市历史遗留的信访积案和疫后新发信访案件全部依法办结。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开创平安武汉建设新局面的实施意见》,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深化“领导干部大接访”“万名警察进社区”“千名律师进社区”等工作模式,深入推进“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和“智慧平安小区”建设。织密城市应急处置网络,健全市区街道(乡镇)三级应急综合指挥平台,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多种储备方式协调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面对历史少见的汛情,及时启动“二级响应、一级战备”,实现江河不决堤、湖库不溃坝、城市不内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不受损失的预期目标。
探索“医防融合”,打造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武汉样板”。针对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在总结疫情期间公共卫生应急防控和医疗救治经验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疾病预防与治疗一体化机制。创设“公共卫生总师”和“首席公共卫生专家”,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基层哨点”职能,构筑公共卫生应急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建立以市疾控中心为核心、区疾控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为网底的紧密型疾病预防控制三级网络。强化“医防融合”建设,建立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完善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人员轮训机制,促进临床素养和公共卫生素养双提升。将市金银潭医院和市肺科医院作为市疾控中心的临床基地,实现防治一体化。完善重大疫情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健全重大疫情救助体系,建立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12分钟医疗急救圈,加快建设同济医院国家重点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协和医院质子医学中心,在4个新城区新建4家平战结合传染病医院,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城市。针对因疫情造成的市民心理创伤,将社会心理服务纳入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市区心理人才库,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加强疫后市民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党建引领强社区,“加薪升职”提待遇。针对疫情期间暴露出的基层防控力量薄弱、社区工作者压力大待遇低等问题,出台《武汉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事业岗位管理试点,建立四岗18级等级序列,大幅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初步测算,改革后的社区工作者年人均应发报酬增幅将达86.3%。积极探索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研究出台“1+N”政策文件(“1”是指《关于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N”是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社区书记岗位管理、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和志愿服务等政策文件),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体系。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中部数字治理“第一城”。应“疫”而生的“武汉战疫”健康码精准助力疫情防控,有力推进城市解封和复工复产,成功入选中国十大社会经济类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全力打造城市“超级大脑”,努力形成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社会诉求“一键回应”。加快城市数字治理多领域推进和全面覆盖,今年夏季防汛期间,全市超6万个视频监控探头采集防汛排涝信息,实现数字化、科学化防汛。探索“智慧桥梁系统”,加强桥梁安全维护,便于及时报警和排查隐患。8月18日,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信息协会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显示,武汉位列全国第五,领跑中西部城市。
(三)全力打赢“民生保障战”,不断提高市民获得感、幸福感
健全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成效。加强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贫困村、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339万元,物资补助4440万元,临时价格补贴1.72亿元,强化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切实防止因疫返贫致贫。上半年各结对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为驻点村捐赠资金、各类物资(折价)976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价值653万元,协调联系外出务工2327人。持续开展“光彩行”活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创新推广农村电商扶贫模式,鼓励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市级、区级认定扶贫产品总价值约10.19亿元,已销售1.43亿元。探索优化企业帮扶方式,进一步引导发挥民营企业在产业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提升项目辐射带动脱贫增收效益。截至7月底,全市计划实施扶贫项目1334个,涉及投资总额5.19亿元(不含涉农统筹资金),已开(复)工1234个,开(复)工率为92.5%。
关爱困难群体,兜底生活保障。加强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及时将因患新冠肺炎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以及灵活务工人员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并发放临时性救助金。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孤儿、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按照城市人员不低于500元、农村人员不低于3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物资救助。上半年,累计发放低保金8.4亿元,投入资金2亿元救助特殊困难群体。上半年暂缓开展现有低保对象年度核查工作,延长保障时间。4月1日起,武汉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月830元、680元。
“云招聘”助力稳就业,栽得梧桐引凤来。加快构建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努力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城、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效缓解疫情带来的就业难题。出台“1+4+N”一揽子就业政策,积极打造“云招聘”线上就业平台,累计上线招聘企业9000多家,截至7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3%。着力稳定企业就业岗位,共帮助196家“三必需”企业(保障生产疫情防控用品必需、保障公共事业运行必需、保障群众生活必需的“三必需”企业)解决新增用工4215人。提出十项具体举措,最大限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兜底,着力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和就业扶贫工作,截至7月底,全市共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5万人,全市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达2.27万人。出台22项举措,吸引12万大学生在汉创业就业。8月初,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城市高校毕业生吸引力排名,武汉在全国17座万亿GDP城市中排名第三。
打造15分钟生活圈,高品质生活近在咫尺。加快构建均衡普惠、人人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教育优质化、均衡化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性婴幼儿照护,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和中小学新改扩建以及老旧小区改造,着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12分钟文体圈、20分钟公共活动圈。把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际湿地城市与疫后重振相结合,建成100座“口袋公园”,在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时,用于临时搭建救灾帐篷、分发救灾物资等,让市民在享受更多绿色福利的同时,还能得到“家门口”的应急防护。
15分钟生活圈
三、启示与展望:迈向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经历过辛亥炮火、抗日烽烟、特大洪水等无数考验,今年作为全国战“疫”主战场,武汉再次迸发出“狭路相逢勇者胜、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危中求机、谋变图强、浴火重生,带给我们许多感悟和体会:
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铸牢城市发展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高度评价我国的防控工作,认为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武汉抗疫实践证明,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我们必须创新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加强基层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优势,为我们彻底战胜疫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夯实城市发展之“基”。回顾艰苦卓绝的抗疫历程,雄厚的综合国力、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有力支撑。实现疫后重振,是武汉保卫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和潜力的缩影,在世界上具有风向标意义。我们必须紧紧 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 ,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发展能级,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线上经济,以高质量发展夯实城市发展之“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武汉必将不负厚望,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迈向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城市发展之“本”。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疫情期间,武汉时刻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计代价免费救治患者生命。疫后重振,武汉始终兜住民生底线,千方百计保障居民生活,全力帮扶困难群众。有效的疫情防控和生活保障,让武汉人民有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只有一切为了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上下同心、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始终坚持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织密社会治理之“网”。“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针对疫情中暴露出的城市治理短板,武汉痛定思痛,把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城市视为生命体、有机体,秉持敬畏之心,坚持把全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到城市治理全过程,织密城市应急处置网、公共卫生防护网、基层社会治理网、矛盾风险化解网、城市精细管理网,构建符合超大城市发展规律的治理体系。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让城市变得更“聪明”,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绣出城市品质和品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受新冠肺炎疫情严峻考验的武汉,既面临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的重大挑战,同时也被赋予独特的发展机遇和历史使命。武汉将进一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以超常规的思路和举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起点开启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