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抗疫先进集体 全省基层党组织】通城县人民医院:荣誉的背后艰辛和责任

【全媒体记者 黎赛明】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通城县人民医院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夜以继日奋战在治病救人最前线,以钢铁之躯筑起守护人民健康的铜墙铁壁,让通城率先在全市实现新冠患者清零,为全县启动复工复产创造了先决条件。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个闪光的集体,了解他们抗疫背后的感人故事。

     刚刚过去的9月21日是一个极其平常的日子,但是对于通城人民医院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庆祝和欢呼的一天。在当天召开的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通城县人民医院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通城县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 蔡天晶:我们医院能获得这两项荣誉,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各部门的全力协作和全县人民的大力配合,这份荣誉属于英雄的通城人民。

     捧着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望着治愈患者送来的锦旗,听着热闹街市传来的幸福笑声,看着群众生活生产恢复正常,这一刻,他们的思绪不由回到疫情期间。作为湖北省西南部的边远县城,疫情暴发之初,通城县域内医疗人员、医药物资一度告急,医院一片慌乱。

   通城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金凌应:在设备方面,口罩、防护服、空气消毒机都空缺;在人员方面,感染科和呼吸科总共不到30人;在房屋方面,医院就只有一个感染病区。

    新冠肺炎疫情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医院党委的领导、指挥、决策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收治,关系到全县的疫情态势。千钧一发之时,医院党委发挥掌舵领航作用,迅速开展密集的技术培训,立即启动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成立防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建医疗救治专家组、危重中药救治专家组、病人救治专家组等个7工作专班,第一时间编制“新冠肺炎院感防控方案”,举全院之力抗击疫情。

    通城县人医院常务副院长 蔡天晶: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医院全员动员、全员上岗,取消了春节的休假,很多同志为了有效防控,都吃住在单位,没有回家。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严峻,患者人数不断增加,感染科病房数量严重不足。通城县人民医院科学决策,迅速将老内科楼、五官楼、新内科楼改建,整体搬迁新启用内科楼11个楼层、154间病房,改建7个隔离病区、重症新冠ICU等9个专区,为救治病患提供了医疗保障。同时,快速开辟院外发热门诊专区和留观病区,关闭和合并多个临床科室,抽调医护370多人组成突击队投入一线,全力以赴做好院内病患救治和全县疫情防控指导工作。

    57岁的通城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卫,连续奋战30多个昼夜,吃住在医院,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有时候通宵达旦,从没有休息过一天。通城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徐勇带领科室医护人员承受着巨大身体负荷和心理压力,二个多月没有出过科室大门,每天平均休息不到5个小时,奋战在救治一线。在防护设施用品紧张、人员紧缺的情况下,通城县人民医院500多名干部职工庄严签下请战书,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主动冲锋在救治最前线。

通城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徐勇:当我进入隔离病区的那一刻,自己就像战士一样没有退路,必须全力以赴。 每当看到一个个患者治愈出院,我很欣慰,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通过这次疫情,让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也更加激励我 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为了提高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效率,通城县人民医院提出防治并重、中西医结合的理念,精准实施个体化治疗,将医院诊疗队伍分为医疗专家组、中医专家组,两者统一查房、统一会诊,收到了良好效果。在常规治疗思路、方案失色的情况下,医院大胆尝试使用民间秘方,加大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特色营养支持力度,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明显上升。

3月4日,随着通城县人民医院感染区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通城率先在全市实现新冠患者清零、疑似留观人员清零和密切接触者清零。通城县累计确诊病例58例,治愈出院56例,治愈率96.55%,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阶段性成果。

通城县人医院常务副院长 蔡天晶:目前,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医院正在进行再一次大培训、大演练、大排查,我们要克服麻痹思想,做好较长时间疫情防控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做到疫情防控和日常医疗服务两手抓、两手硬,奋力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

(编辑:习水文 审核:黎赏)

(作者:黎赛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