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冬,药姑苏区的发展给反动派造成恐慌。北港保卫团头目胡登春和吴秉南纠集岳阳许勇、临湘冯德四、李介潘部合围药姑山区。宋洛武部也在马颈、鸦雀山、四甲铺等地设立“哨卡”,妄图把年轻的苏维埃红色政权扼杀在革命的摇篮之中。
在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下,饥饿和寒冷无时不在威胁着山上的红军和群众。为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物质封锁,湘北通城县苏维埃政府决定由李海林挑选几位身强力壮的当地红军战士下山筹集生活物资,然后由赵琪、吴国珍率湘北独立团打掉敌“哨卡”,接运上山。这天,李海林率领李北四、李英随等5名共产党员,抬着一顶用绳子绕成的竹轿下山。在快到敌人哨卡时,李海林将一件在尿池里浸过的棉马夹穿在贴肉处,外罩一件破絮袄,由4 位战士抬着,佯装重病的样子。匪军小队长看到轿上是一个脸上铁青、浑身哆嗦,且又骚臭扑鼻的“病人”时,立即骂骂咧咧的放行。
当晚,李海林在一个共产党员家里建立“临时党小组”,将藏在破棉裤裆里的两支枪和塞在竹筒里的几颗手榴弹分给大家,连夜分头通知李吉平、胡万寿、胡光黄等地下共产党员,迅速筹集粮食、食盐等日常生活用品。经过3天3夜的努力,共筹得粮食3000多斤和食盐、煤油等。
运粮上山的那天下午,李海林从一个跛脚剃头匠的口中探明四甲铺哨卡的情况,并争取到剃头匠的积极配合。傍晚时分,赵琪、李湘恒等顺利拔掉四甲铺哨卡,将粮盐等物资接运上山。苏区粮食困难得到缓解,军心大振,不久后的一个星夜,吴国珍率湘北独立团60多人枪直扑鸦雀山哨卡。这个哨卡工事坚固,聚集着宋洛武部所谓的精兵40多人。
战斗一开始,吴国珍命令一部分游击队员在山上点火呐喊,虚张声势,围而不攻。待到拂晓,趁敌人疲惫之际,吴国珍亲率40多名游击队员,用自制的爆破筒发起猛攻,一举拿下哨卡,歼敌34名,活捉中队副队长1名,小队长2名。接着,又乘胜拿下马颈哨卡。这次战斗后,湘北独立团声威大振。接着奉湘鄂赣省委指示,湘北独立团进击药姑山麓的岳阳、崇阳县边境地区,消灭湘北赤白夹杂的现象,形成连片苏区。从而使通城东西南三面的苏区连成一片,苏区面积扩大到占全县的五分之四以上,进入土地革命的鼎盛时期。
来源:通城县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