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绿色崛起促进通城经济高质量发展

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通城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明确通城县今后五年将凝神聚力,改革创新,担当实干,高质量打造中部地区绿色发展先行区。

绿色崛起促进通城县经济高质量发展。通城县高质量打造中部地区绿色发展先行区,是切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因地制宜走出的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经济腾飞、百姓富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高质量打造中部地区绿色发展先行区,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国家战略,是省委赋予通城的历史使命,是建设生态、平安、健康、活力、幸福通城的不断拓深与升华。通城县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地处长江重要支流陆水河上游,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长江中游重要水源涵养地与生态屏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政治责任和发展责任,更是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福祉民生。

高质量打造中部地区绿色发展先行区,是加快全县乡村振兴步伐,实现村容整洁、生态宜居的重要推动力。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通城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和抓手,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55亿元,实施重点市政项目120余个,城区面积拓展至28.5平方公里。相继建成雁塔广场、秀水公园、柳堤滨河公园、铁柱湿地公园等,同时高标准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塘湖荻田、关刀高冲被列入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10个乡镇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89个村被评为国家和省级生态村。通城县全面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保护乡村发展环境,以生态环境为基础拓展乡村发展生态环境链,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生态保障,开创崭新局面。

高质量打造中部地区绿色发展先行区,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通城县高品质改善人居环境、高质量推进民生项目、高水平夯实民生保障,保护好生态环境,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吃好“生态饭”,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构建与区域发展布局相适应的以生态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业、绿色工业为主体的绿色产业体系。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变成人人共享的现实场景,让共同富裕成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现实。

高质量打造中部地区绿色发展先行区,是不断增强绿色发展动能,做强产业专、精、特、新的重要支撑。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通城县结合工业、农业优势,打造磨料磨具、云母制品、电子信息、医药健康四大百亿产业,油茶、生猪、食品饮品、陶瓷建材四大五十亿产业,形成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竞争力强的块状支柱产业集群。同时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标准化水平,结合做大做强绿色特色产业,以油茶、中药材、生猪、茶叶、粮酒等为重点,以三产融合为抓手,发展集中连片基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打造集种植养殖、加工包装、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打造中部地区绿色发展先行区,增强绿色发展动能,有利于协同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主导产业扩容提质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高质量打造中部地区绿色发展先行区,是筑牢幕阜山生态屏障,发展绿色经济和生态旅游的新路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通城县探索跨省、县生态联防联控机制、生态环境协同执法机制。依托自然山水格局和历史文化脉络,突出全域旅游带动,文旅互补,高质量推进幕阜山旅游公路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加强大溪国家湿地公园、药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支持创建国家绿色工厂,积极创建中国天然氧吧,有序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养生旅游,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培育全域旅游新高地。

高质量打造中部地区绿色发展先行区,是彰显绿色通城底色,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通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城地形自古就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4.38%,被列入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试点县,通过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验收。通城县统筹安排山水田林路建设和农田保护、生态涵养、城镇建设、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推进城区河道生态治理,精心打造“四河六岸”生态景观带和锡山城市公园。推进以353国道为轴线的特色产业增长带、以106国道和通四公路为轴线的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带、以幕阜山旅游公路为轴线的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促进全县生态建设创新性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崛起新目标,打造绿色通城新名片。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通城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守护好绿水青山,高质量打造中部地区绿色发展先行区,生态日益宜居、产业逐步兴旺、经济持续腾飞、百姓更加富裕,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绿色发展的生态红利。

(文:胡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