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从统筹拓展城市空间韧性、有效强化城市工程韧性、全面提升城市管理韧性和积极培育城市社会韧性等4个方面,提出了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明确提出到2025年,韧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建成50个韧性社区、韧性街区或韧性项目,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韧性城市建设典型经验。到2035年,韧性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抗御重大灾害能力、适应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显著提升。
“韧性城市”是具备在逆变环境中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的城市。针对城市安全发展的方方面面,北京市提出多项具体措施,包括逐步将各类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人防工程等适宜场所确定为应急避难场所;加强高层建筑防火灭火设施建设,争取5年内消除存量高层建筑使用可燃外墙外保温材料导致的火灾隐患;发挥生态空间的雨洪调蓄、自我净化作用,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提高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比重;到2035年,8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实现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在公共卫生领域,《意见》从多个维度作出明确要求。在预警方面,提出构建城市感知体系,健全生物安全和重大传染性疾病监测预警网络,统筹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店等防疫哨点建设管理。在救治方面,提出合理布局应急医疗救治中心,加强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健全传染性疾病院前急救转运体系,完善分级分层分流救治和有关医疗机构应急腾空机制等。在空间方面,提出建立应急避难场所社会化储备机制等。此外,《意见》还提出要提高社会动员和秩序保障能力,到2025年,全市应急志愿者数量力争达到常住人口的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