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务用上“表决器”,农民憧憬说“退休”,乡村频现“观光塔”……这些农村基层的新鲜事新气象,出现在今天的苏南。苏南,狭义指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和常州三市管辖地区,这里是中国乡镇企业和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当今国内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村务用上“表决器”
走进无锡地区的江阴市璜土镇璜土村,美丽的庭院、可供憩息的亭子、亲近农作物的“田间课堂”、大片的葡萄架,充满了乡土气息。在这个葡萄种植专业村、江苏省康居示范村,记者听到一件新鲜事:村里开村民代表大会,用上了表决器。
在宜兴市乡村,村民议事机构随处可见。(2021年11月3日)
负责监督村庄整治施工项目的村民陈国告诉记者,璜土村每个月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60多位代表对村里项目建设举行表决,表决器上有赞成、反对和弃权三个按钮,结果直接显示在屏幕上,过程也会被记录。
“村民都是熟人,用按钮投票,避免了举手时可能出现的尴尬,减少了人情因素的干扰。”璜土村党委书记钱俊贤介绍引入表决器的初衷。在村里,涉及村务重要决策经过村两委酝酿提出后,都要提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
记者了解发现,璜土村用上表决器不是偶然,全村推进村务公开招数还不少。入村的宣传栏上就可看见“党员干部廉政建设8条‘铁律’”,包括“村干部一律不参加企业、村民宴请”等;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公布村务;老人不大会用智能手机不要紧,村民只要打开电视机,通过村有线电视系统,“大到一项工程、小到一张接待菜单”都在眼前。
同属江阴市的周庄镇山泉村,公开村务采取的方式,则是每个季度给村民发一份“村务财务公布表”。记者在这份“季报”目录上看到,上面包含了账务收支情况、各项福利情况、重大工程进展、最低生活保障金申请公示等。从土地使用、设施建设、年终分配,到福利发放、物资采购,山泉村两委做出的决策,都要由村民选举产生的99位村民代表研究表决,村庄发展长远规划等更是要召集全体村民讨论听取意见。
地处苏州的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建了一个“村民议事厅”。记者现场看到,里面设有200多个座位,中间是村民代表讨论公共事务的场所,旁边众多座位提供给村民旁听。厅内墙上还装有显示大屏,方便村民实时收看。近年来,20多项村规民约在这个议事厅讨论出炉。
苏南村级集体经济发达,公共收入和支出比较大,村民对村务公开的关注度高。事实上,凡是有力推进村务公开,将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村,都尝到了“阳光治理”的甜头。“信任是全村发展最好的黏合剂。”山泉村党委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李全兴告诉记者,租用村里土地的企业,过去上交费用存在人情因素重、标准不一样的情况,自从村里要求企业上交金额上墙公示后,在未增加一家企业和一分用地的情况下,村级可支配收入比此前大幅增加。
璜土村多年前曾因村干部迎来送往、互相吃请,引发村民不满。新任村干部上任不久后发现这个问题,通过村务公开主动接受监督,重获村民信任。璜土村开展公益事业建设,很多村民当自己的事办。如对村里河流整治时,村民赞助了三分之一的资金来源。建设8座乡村旅游小木屋,市场价要80多万元,村干部带着村里的能工巧匠自己干,花费省了大半。10多年来,全村由一个集体经济收入一般的普通村,发展成为江阴市的知名样本村。
永联村、山泉村和璜土村都评上了“全国文明村”。“做的每一件事、花的每一分钱都公示,我们做事才更有底气。”钱俊贤道出积极推进村务公开的苏南村干部心声,“村民信任就会跟着我们干,村里有了正气,就会聚起人气和财气。”
农民憧憬说“退休”
在很多人印象中,“退休”和农民关联度不高。长期以来,农民没有脱离劳动的规定期限,勤劳的他们,不少活到老劳动到老;农民不领取退休工资,年纪大了主要靠子女赡养。随着我国历史性地将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农村,农民到一定年龄可以领取养老金,但是农民“退休”的意识还并不浓厚,农民退休也并不普遍。在苏南农村,这一现象正在发生可喜变化。
憧憬“退休”的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湖滨村农民沈国勤(2021年9月2日)。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湖滨村打造了主要吸引上海等周边游客的田园旅游景区。在这里,记者见到了被民宿企业聘请、正忙着活计的农民沈国勤。今年66岁的老沈身材瘦削,两鬓微霜,脸庞和手臂略显黝黑。问及未来的人生打算,他两手一挥,爽朗地笑说:“我希望干到70岁就退休。”
老沈说退休有底气。3年前,他把家里的农房租给民宿经营企业装修后接待游客,一租五年,租金一年7万元,已收到租金35万元。老两口在附近租了1套小房子居住,每月租金900元,两人在民宿企业打工每月收入合计约7000元,也能领取失地补偿。
“我还有‘退休工资’。”老沈指的是,他家的承包地被征用后,一家人被政府纳入养老保险体系,每月能领取一笔养老金。他给记者算了笔账,算上出租老房租金,目前夫妻俩年收入近19万元。不但不要住在苏州工业园区一带的女儿花钱为他们养老,相反还拿出钱来支持她投资办厂。“女儿让我们住城里去,才不想去哩,住村里更舒心。”
记者在苏南农村采访发现,农民退休观念开始萌芽的地方,往往具备这些特点:一是职业分工细化,农民往往进厂当工人,或者受雇于农业企业、民宿;二是土地被征用或承包土地使用权已流转统一开展农业经营;三是村集体经济发达,能够给老人发放福利,增加收入,助其衣食无忧。此外,我国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从201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高龄、失能等老年人发放补贴,不断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总之,对于开始有“退休”意识的苏南农民而言,依靠或部分依靠儿女养老的农村传统方式正在发生变革。
在无锡,江阴市山泉村75岁的村民江同贤给记者列了一份村集体给他发放的“福利清单”,包括每年7次重要节日发放物资、重阳节发放3000元慰问金等。他和一些村民还把承包的土地委托给村集体经营管理,每年每人可获收入约3000元。
山泉村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老人们可以在此看书、品茶、玩桌球、听评弹。今年1月,江同贤105周岁的父亲去世。他说:“希望像父亲一样长寿,享受我们村的美好生活。”宜兴市张渚镇善卷村为70岁以上老人办起了公益食堂,村集体补贴大部分支出。均年逾八旬的冯秀兰、冯秀英姐妹告诉记者,免除做饭菜的劳累,还能与老人们交流,这是件大好事。
苏南一些农民退休意识萌发,折射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喜人进步。但也要看到,即使是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农村老人收入的渠道总体还是比较窄,主要依靠转移性收入。昆山市和江阴市都是经济强市。经过多次上调,2021年,昆山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础养老,65周岁以下的参保人员每人每月可拿到650元;江阴农民享受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为每人每月392元,被征地农民养老年龄段人员政府保养金为每人每月1010元。就这些指标而言,昆山与江阴的标准虽然位于国内前列,未来也还存在明显的提升空间。
“前不久,村里还有70多岁的老人跟我说,希望给他介绍一份工作。”苏南地区一位村干部对记者说,老人的节俭勤劳令人敬佩,但要多渠道增加老人收入、为农村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还需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多方持续发力。
乡村频现“观光塔”
在大城市里,欣赏都市风光的高耸观光塔并不少见,有的还成为城市“地标”。在乡村,观光塔一般较为少见。记者在地势平坦的苏南农村地区采访时发现,利用空地建设、可以饱览田园风光的观光塔,竟接连撞入记者眼帘。
张家港市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观光塔”。
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位于苏州的张家港市东部,紧靠长江,对制造业实力强大的张家港而言,这里既是“鱼米之乡”,也是“生态绿心”。一栋4层通透的观光塔,矗立在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常北社区的田野中间。钢架结构、玻璃围栏,拾级而上,凭栏临风,可以360度无遮挡俯瞰田野、禾苗,远眺溪流、农房。观光塔旁边的空地上,还设立了一道黄色斜长“稻田滑梯”。
自行车、缝纫机、录音机、黑白电视机……这片田野入口处,一排青砖小窗里镶嵌着村庄里的老物品。小火车式样的游览车,载着众多游客穿行田野。记者见到两个在附近工厂工作的外籍人士,正在田野中骑行。
在中国蚕丝之乡的苏州吴江区震泽古镇,记者也见到了一栋田野旁的观光塔。登塔可以欣赏稻田、树林、湖畔组合的田园风光,还能通过熊猫外形的望远镜,眺望更辽阔的河流。运营这个观光塔的是一家乡村旅游企业,塔下可举行草坪婚礼、企业团建、生日派对、沙龙活动。旁边还利用一个旧厂房,建起了乡村咖啡馆。
在很多人印象中,苏南工业发达,农业可能萎缩,农村也许难以寻觅。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2020年,在苏南各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农业占比数值,苏州为不到1%,无锡为刚过1%,常州为2.1%,的确不高,但地位和功能并未被轻视。“在苏州,农业被认为是珍贵的稀缺资源,承担着涵养生态、传承传统文化、延续田园生活的宝贵功能。”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说。从2017年开始,在此前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苏南不少地方通过派出驻村规划师、改造农村人居环境等手段,大力推进彰显江南风情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如今,得益于田园风光和乡村建设,苏南的乡村民宿业态正在如火如荼发展。在吴江区震泽古镇众安桥村谢家路田园示范区,依托稻田、蚕桑、河流、村庄,涌现了苏小花田园餐吧、五亩田民宿、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以及桑学堂等多家休闲旅游度假、研学综合体。串点成线,吴江区还通过优美的农村公路把环长漾湖两岸的多个村庄连接起来,打造出一条特色田园乡村带,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
“上图入库、落地到户”,苏南地区划清城镇开发边界以保护耕地。苏州全市共划定保护永久基本农田254万亩,依托经济实力,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各地拿出真金白银投资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无锡已建成80多万亩,其中不少获得“两个1万元”投入,即每亩1万元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1万元智慧农业设施投入。从2021年到2025年,无锡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10万亩以上。张家港市对常阴沙这样的农业发展板块不考核工业,着重评估现代农业、农文旅一体化和民生保障。2020年张家港市对稻田种植每亩发放一定金额的生态补偿费。
苏的繁体字“蘇”,就是“鱼米之乡”的组合。“苏湖熟、天下足”的古语,记录了苏南传统农业的发达。今天的苏南地区,农业不是盆景和点缀,而是推进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乡村“观光塔”现象,折射了历经高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苏南,在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业有了新的认知。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