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
11月29日从湖北省发改委获悉,该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及“十四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根据规划,我省将形成“一主两翼、两横两纵、多点支撑”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一主两翼”,指以武汉、襄阳、宜昌为核心,引领武汉城市圈、襄十随神、宜荆荆恩等省内三大城市圈(群);“两横”,指长江城镇发展带(长江暨沿江高铁复合城镇发展带)、汉十城镇发展带(武西高铁暨福银高速复合城镇发展带);“两纵”,指襄荆宜城镇发展带(汉江暨呼南高铁复合城镇发展带)、京广城镇发展带(京广高铁暨京港澳高速复合城镇发展带)。“多点支撑”,则是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区域中心城市为纽带、县城为重要载体、重点镇为节点的城镇体系。
到2035年,我省在中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全面建成中部地区标杆性现代化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幸福生活宜居地,形成与“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战略定位相适应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13个区域中心城市竞相发展
各地怎么定位?发展什么产业?《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在强化武汉、襄阳、宜昌引领带动作用的同时,将推动13个区域中心城市竞相发展——
黄石,建设长江中游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十堰,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打造“两山”实践创新先行区。荆州,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和乡村振兴示范区。荆门,建设湖北中部中心城市。鄂州,建设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区城市,打造综合国际物流枢纽。孝感,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黄冈,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城市和中医药健康城。咸宁,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随州,建设桥接汉襄、融通鄂豫的“汉东明珠”城市。恩施,建设世界硒都·中国硒谷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仙桃,建设江汉平原明星城市和非织造布应急防护物资供应储备基地。天门,打造全省“四化同步”示范市。潜江,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高质量示范市。
毗邻地区抱团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根据该规划,我省将依托长江、沪蓉、焦柳等轴线,强化沿线城镇连绵带建设,推动“宜都-枝江-松滋”“荆州-江陵-公安”等开展跨江合作,支持当阳市、沙洋县、荆州区和漳河新区共同建设城市群协同发展先行区。推动长阳县榔坪镇与巴东县野三关镇,枝江市百里洲镇与松滋市老城镇、涴市镇,枝江市七星台镇与荆州区马山镇等口子镇统规统建、组团发展。
此外,持续开展特色小镇规范纠偏,实行清单化、规范化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予以整改或清退,到2025年打造50个左右精品特色小镇。
“人钱”“人地”挂钩加速城乡融合
为推进城乡融合,我省给出了不少“干货”。
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同价同权、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就地入市、异地调整入市和集中整治入市。资源配置将更为均衡,将以县域为整体,推进水电路气和生态环保设施统筹布局和共建共享,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城市郊区、乡村和规模较大中心镇充分延伸。
农民进城,配套政策如何跟上?除了在住房、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等方面给予保障外,我省提出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包括,保障享有民主权利,推进加入党组织、工会组织和社团组织,适当提高在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
深化“人钱挂钩”政策。省预算内投资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数量较多的城镇倾斜。在教育、医疗、养老托育、就业创业、住房保障等领域,加大省级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地区的支持力度。赋予吸纳农业转移人口数量较多的市县更大管理权限,提高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公共服务能力。
深化“人地挂钩”政策。优化调整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依据,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制定中,充分考虑人口净流入较多地区或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较多地区的需求,适当增加建设用地规模和年度建设用地供给总量。
5年改造1.5万个以上老旧小区
建于1905年的平和打包厂,是武汉现存最完整的早期工业建筑,经过修旧如旧、增添园艺后,成为武汉第二条“花漾街区”、网红打卡地。未来,类似的一批大型老旧街区、老旧和废弃厂区以及城中村等也将迎来深度改造,或成为双创空间、新型产业空间、工业和文化旅游场地,或成为城市社区、租赁住房或商业文化综合体。
同时,我省将加强老旧小区改造,补齐设施短板,有条件的加装电梯。到2025年全省完成1.5万个以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该规划还提出,实现15分钟便捷生活圈全覆盖,打造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以及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推进城市小规模、渐进式“留白增绿”,加强亲水空间、社区公园、城市绿心建设,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有序推进城市供暖设施建设,在武汉、襄阳、宜昌等城市选取一批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先行先试,逐步覆盖其他城市。推进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在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建设“善感知、会呼吸、有温度”的新型智慧城市。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