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防沉迷新规满3个月,效果咋样?

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今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未成年人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0时至21时玩网络游戏。

新规得到了行业内游戏厂商们的积极响应,效果也十分显著。以某款热门游戏为例,其之前设有“对局保护”机制,在限定游玩时长的前提下,允许未成年玩家完成最后一局再下线,避免强制退出影响游戏公平和体验。但新规发布后,为保证未成年账号21点准时下线,这一机制随即被剔除。

有数据显示,自游戏防沉迷新规执行后,128名接触过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中,近7成表示其网络游戏时长已减少。然而,面对时间缩紧的限制,也有不少未成年玩家开始想办法“破解”防沉迷系统。一些“解防沉迷”的黑灰产业迅速发展起来,这给防沉迷工作带来不小挑战。

据报道,不久前南京建邺警方在江苏、河南、安徽、湖南等地捣毁了多个通过非法买卖个人信息进行游戏帐号非法租赁的犯罪团伙,涉案人数达40多人,平台涉案金额过百万。可见,网络游戏沉迷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沉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业内认为,一方面,政府、行业要始终把防沉迷作为游戏管理的重中之重,严格防沉迷管理的制度和执行,扎实推进防沉迷工作;另一方面,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需要广大家长、老师更好履行监护教育职责,切实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加强关爱陪护和约束规范,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用网习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苑宁宁认为,未成年保护工作的最大难点在于需要各个主体相互配合,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司法的合力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未成年人保护做得好不好,取决于水平相对低的那一个。数据显示,近两年,相关部门加大企业防沉迷排查处罚力度,2020年共检查游戏上万款,约谈处理企业50多家,查处问题上千条。

游戏企业是防沉迷工作的主体,应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一些互联网企业或者平台已经做出了不少探索。

以腾讯为例,其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主要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部分:事前部分家长可通过绑定未成年人账号实时监管游戏时间;事中部分是健康系统,对实名认证为未成年人的用户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落实游戏时长和消费限制;事后部分则建立了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申诉和受理机制。 

据悉,该平台目前的未成年保护体系利用了诸多技术手段:如游戏内识别是否为未成年冒用成年身份登陆的“全天巡航”;基于未成年的游戏特性,系统会对寒暑假期间的新注册账号加强认证机制;为应对租号买号等问题,平台健康系统也会针对涉及异地登陆的账号着重检查。平台还有数百名具备教育、心理学资质的专职客服,与家长直接沟通,为其提供与孩子交流需要的教育辅导。平台负责人李静介绍,团队利用沉淀的辅导案例与教育经验,推出了守护未成年健康上网的系列课程,针对青少年使用网络以及背后的家庭、社会问题,与政府、学校合作,共同开展网络问题事前预防与事中治理工作。

虽然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但在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媒介与教育工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海波看来,“未成年人的保护是社会的治理问题,而不只是技术问题,如果我们只着眼于技术问题,我觉得永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当然技术是基础,但是教育才是关键。”

比如,一些未成年人使用家长身份信息或购买成年人身份信息绕过实名认证,突破身份限制,使得时段时长限制无法发挥作用,成为影响防沉迷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日,一则公开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85.8%的未成年人在玩游戏过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直接踢下线,而九成家长表示支持现行的防沉迷举措,其中不到一半,有48.6%家长认为将人脸识别技术的引入防沉迷很有必要。但在遭遇监管之后,孩子们为了解除防沉迷限制,有42.8%的未成年人直接向家长索要过身份证。

“防沉迷归根结底是一种手段,它无论如何也不能取代家长和老师在这件事情里面的位置,技术层面是无法解决孩子学不学习这个主观行为的。这个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家长加强监护督促,学校加强教育引导,更好地帮助指导未成年人了解掌握法律规定,严格执行相关要求。”相关专家表示。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