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湖北玉立砂带集团总部全景
图为平安电工全景
图为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厂区一角
云上通城讯 当前,在国际、国内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通城县产业发展仍保持总体稳中有升的态势,这与该县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密不可分。近年来,在通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经济开发区深入实施“兴工强县”战略,全力推进园区建设,积极引项争资,着力优化服务,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目前,通城经济开发区有企业9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家,其中产值过亿企业33家。从2015年到现在,仅关停3家,占比3.2%,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增。
1-9月,通城经济开发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70.89亿元,同比增长2.9%;规模工业增加值22.86亿元,同比增长1%;税收总额13123万元,同比增长4.4%。
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通城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5.82平方公里,一期以玉立大道为轴心,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已基本建成;二期以通城大道为主轴,规划面积12.82平方公里,已经建成6平方公里。
多年来,通城经济开发区坚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群”的原则,推进“一区多园”、“园中有园”战略,先后完成了通城大道、客运中心、石子林220KV变电站、沙口110KV变电站、元宝嘴安置点、天然气门站、供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油茶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陶瓷产业园以及乡镇产业园不断发展壮大,沿通城大道经济走廊的产业聚集效应初显规模。
同时,通城经济开发区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已建立省、市级研发平台23家,拥有研发人员580余人。在玉立公司、平安电工、福人公司、瀛通电子设立博士后产业基地4个,拥有玉立集团、瀛通电子、平安电工、福人药业、丽尔家、三赢兴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成为通城县乃至咸宁市高新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五大产业规模显现
经过多年发展,通城经济开发区已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亿元企业20多家,涂附磨具、电子信息、现代陶瓷、绿色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规模逐步扩张,示范效应显著。
玉立集团——亚洲规模最大的涂附磨具生产基地。目前,开发区拥有以玉立砂带集团公司为龙头的15家涂附磨具生产企业,部分产品占全国同行业市场份额的76%以上,出口占全国同类产品的85%以上,是亚洲最大的涂附磨具生产基地,市场覆盖亚、欧、美、非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平安电工——亚洲最大的云母制品生产、研发公司和行业标准制定企业。依托湖北平安电工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1.2亿元,重点生产天然云母粉,微米级无碱玻纤纱布、航空用合成云母、型电热取暖器、纳米电热元件等。引进业内知名企业,为全县云母产业做好产业配套,规划占地35亩,主要生产销售云母绝缘及耐高温产品。
瀛通电子——自主研发和生产环保型的小规格漆包线、电线产品为诸多世界500强企业应用。依托湖北瀛通电子公司,总投资2.6亿元,规划用地329亩,建设1栋国际性的产品实验室、1栋产品研发楼、1栋行政办公楼、1栋生产车间及职工宿舍楼等。
黄袍山绿色产品公司——油茶籽脱壳及离心技术研发项目是国家重点科技成果。立足通城县在生猪、茶叶、油茶等资源优势,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拥有百丈潭酒业、黄袍山绿色产品、七里山矿泉水、双狮茶业、新三汇肉食等20余家,拥有“七里山”、“百丈潭”、“本草天香”等省级著名商标。
争项引资捷报频传
争项引资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通城产业发展始终坚持以招商为手段,以项目为载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紧紧围绕五大产业积极招商引资。
为此,通城经济开发区制订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行之有效的招商激励机制,通过多方发掘项目资源,加大招商经费投入,强化招商引资考核,使项目引进数量和签约项目入园的成功率显著提升。
开展大员上阵推进。实行特事特办机制,对重点在谈项目及有明确投资意向的项目,开发区及时列出清单,并报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与客商面谈。
今年1-9月,全县共引进项目(含续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170个,新签约工业项目51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8个;合同引进资金538.35亿元,到位资金105.71亿元(含续建项目106个,到位资金85.18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13.66%,增幅22%。
企业服务全面优化
通城经济开发区始终把优化企业服务,改善投资环境,作为促进全区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扎实推进“亲商、安商”工程,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净化服务环境。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地方法规,健全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制度,强化部门服务意识,坚决杜绝“吃、拿、卡、要”行为,为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严厉打击“一霸四强”,坚决查处阻挠项目建设的违法违规行为。
优化服务平台。投资1500万元建设高标准的政务中心,对涉税、费部门实行集中收费,统一管理,每年为企业减少规费100万元以上。根据全县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需要,开辟县内重点建设项目和企业投资“绿色通道”, 联合各相关职能部门窗口实行全程代理,所有行政审批项目进驻后提供“一站式”服务。
强化生产保障。通过增资、转让、收购、出售、租赁等方式,确保工业用地需求;通过政银企洽谈,制订存贷比目标责任状,完善金融机构奖励机制等方式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同时每年争取省、市、县各级调度资金支持1000万元以上,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利用劳动就业培训、扶贫政策、职业教育和用工招聘会等手段,保企业用工、用电需求,同时抓好水电供应保障,增强应对紧急状态下的供应能力。
蓝图规划放眼全局
2016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通城经济开发区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制定了《湖北通城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规划范围东至隽水河,南至花园路,西至双龙路,北至杭瑞高速,总面积15.82平方公里,实施“核心区、拓展区、联动区”三级布局。
核心区:依托城北工业区,按照“四区三园”结构布局,“四区”指综合服务区、科技企业孵化区、环保服务区和生活配套服务区,“三园”指涂附磨具、生物医药等产业园,通过建立综合服务和技术创新体系,带动拓展区和联动区发展壮大。
拓展区:是通城开发区拓展建设区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现代陶瓷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坪山、沙口两大产业集聚区。
联动区:为通城樊牌工业园、马港循环工业园、麦市七里工业园和锡山工业园等乡镇工业园区,与开发区形成功能互补和产业分工差异化发展格局。
预计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3.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93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家,实现区内就业5万人。
(编辑:皮江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