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黎赛明 通讯员 周书勤】隽水镇石泉村是通城县城西北端的城郊村,有12个村民小组和鸿森、通泰两个市场,共有村(居)民6000余人,现有党员54人。为了让村(居)民切实参与到村里的管理与建设当中,激发其主人翁意识,石泉村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村(居)民参与的治理格局。村情大家商,村事大家办,村意大家议,所有的“小家”凝结成一个“大家”,共同缔造出了有石泉村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广纳民意 村(居)民是村务的主人
一个庭院,几把椅子,村干部与村(居)民坐在一起共同商量村里的发展已经成了常态。8月26日,石泉村委在七组小广场上召开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屋场会,与村(居)民面对面交流,将组里未来的发展讲给大家听,广泛听取大家对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的设想与构思,收集村(居)民建议。村民们一致认同村委会目前制定的发展规划,表示七组的环境较之前确实有了很大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也越来越高。
对于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细节,村民们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生态农庄要怎么建,需不需要征用老百姓的土地,客源从哪里来?”“印水塘还需要进一步修整。”“垃圾乱丢乱放的问题虽然较大前有很大的改变,但依然有极少数存在,影响了公共卫生环境。”
对于村民们提出来的问题与建议,村干部一一作出了解答,村干部表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参与,大家提出的建议我们已经做好了记录,会立即在后续工作中做好安排部署。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提升责任意识,以七组为代表起到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十二个组和两个市场一起创建美丽石泉。”
如今,石泉村村(居)民参与村湾共同治理的积极性越来越强,大家逐步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从“要完成”变为“要完美”,破解了当初“村干部干,老百姓看”的困境。
守望相助 村(居)民相互是亲人
石泉村邻里之间有着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大家都是没有血缘的“亲戚”,小村庄也是一个大家庭。
出梅以来,通城县连续高温干旱,石泉村七组村民李大龙看着自家龟裂的3亩多水田十分焦急。得知此事后,十组党员中心户徐宾给村里捐赠了价值6000余元的大功率水泵、引水管道和电线,将现有的水泵功率增加到4000瓦,引水管道口径加粗到15厘米,老百姓田地的灌溉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退伍军人徐宾主动提出,资助村里勤奋努力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读书至大学毕业。在石泉村,像李大龙、徐宾这样愿意为乡邻贡献力量的还有不少。
石泉村八组村民黎露自小智力残疾,被父母遗弃,基本没有创收能力。驻村单位县委编办和村“两委”干部及附近村民,都自发成了黎露没有血缘的“亲戚”,帮助她整修房屋,重新安装水电,购置日常生活用品,募捐衣服鞋袜,让黎露过上了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的日子。
家,终于像个家了,“亲戚们”也不曾离开。石泉村(居)民持续发扬着守望相助的精神,邻里之间拉一把,发展路上不落一人。
当仁不让 村(居)民是治理的责任人
如今石泉道路整洁、屋舍俨然、河塘清澈,这都离不开石泉村(居)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8月27日,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居)民自发拿出家里的除草机、扫帚、耙子,开展道路清洁工作。烈日炎炎之下,大家配合有序,前面刚除草,后面就清扫干净了。
村里的事无论大事小事,村民们都会将它作为自己的心头事。三组进行基础设施升级,组长李林富、组代表黎作平等人带头组织村(居)民自发筹资筹劳,主动拆除房屋工棚,助力道路整修;十二组修建文化广场,十一组党员中心户黎落财带头为小广场浇水;七组组长、预备党员李敏岗、党员中心户李忠后在抗旱保收工作中主动请缨,一直与村委想在一处,干在一起。
石泉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形成了“村支部-小组长-党员中心户-村(居)民”的联户服务机制,支部引领、党员带头、村(居)民参与,共同创造着石泉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一马当先 村(居)民是发展的领头人
发展不忘桑梓,石泉村也来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所创立的企业或大或小,但相同的是回馈人民的情怀。借着“百企联百村”活动契机,数十家不同行业的企业老板和村干部坐在一起,共同商讨如何让农户与企业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经营酒店的孔玉山老板表示,可以帮助村里带动就业,助销农副产品;旅游运输公司的杜争胜老板说,只要村里有人想就业就可以提供岗位。
企业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场,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石泉村将充分发挥企业家领头羊的作用,成立劳务派遣合作社与运输合作社,做到以商带农、以商促农、以商育农。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缔造从来不是村干部唱独角戏,需要广大村(居)民共同谋划、共同参与,石泉村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做到主意大家拿、办法大家想、事情大家做、成果大家享。
图文编辑:黎子凡丨责任编辑:胡颖
审核:李学文丨监制:黎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