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鸭稻共作 奏响金秋“丰收曲”

【全媒体记者 胡远】金秋十月,丰收正当时。近年来,通城农业农村部门探索推行“稻鸭共作”新模式,利用鸭子为水稻治虫、增肥、活水、除草,闯出一条优势互补、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种养结合新“稻”路。

青山白云,稻谷飘香。10月14日,走进通城县五里镇明海农业专业合作社,放眼望去,遍地金黄。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稻香。收割机正在稻田中来回穿梭,乡亲们忙碌的身影成为稻田里最迷人的风景。

通城县五里明海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黎明海:我是从2019年开始搞这个稻鸭共养模式,鸭子放在田间有三点好处,第一就是鸭子在田间行走的时候,把田里的杂草除掉。第二就是把田里的小虫都可以吃掉,不需要打农药。第三鸭子的粪便可以当成有机肥料,可以保证我们的大米更加绿色环保。

据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工作人员介绍,“稻鸭共作”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绿色稻米的纯天然生产,还能产出散养、安全的“生态鸭”,一块地里的综合产值比种普通水稻增加很多。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所长 黄志谋:鸭稻共作确实是一个节本增效的模式,我们头季进行了一次测产,头季产量鸭稻共作模式达到670公斤,非鸭稻模式是630公斤。再生季我们测产预计达到300公斤,非稻鸭模式是240公斤,鸭稻共作模式能够节本增收在每亩300元以上。

近年来,通城县大力扶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生态种养示范基地,发展稻鸭共作稻田面积2000多亩。从传统农业到种养结合,在绿色循环农业推动下,实现绿色农业向纵深发展。“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一季双赢”,在“新农人”的引领下,种养结合等农业新模式正在得到大力推广,助力稻田取得大丰收。

图文编辑:祝思思丨责编:黎赛明

终审:姜岳云丨监制:黎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