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索】近年来,通城县以油茶为主导,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开创出了一条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经济腾飞、百姓富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加“油”。
时下,正值油茶成熟之际。走进塘湖镇望湖村的富硒油茶基地,山头大片的油茶正处于中熟期,放眼望去,饱满的油茶果郁郁葱葱垂挂枝头。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为油茶树剪枝、整地、除草,准备迎接采摘期,一派丰收在望的美好景象。
湖北鑫尔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刘勇:尽管今年天气干旱比较严重,但是我们富硒土壤种的油茶品质还不错,产量还算可以,我们8年以上的油茶林亩产基本上是1000斤左右。
通城是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近年来,通城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持续加快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吸引了众多群众发展油茶致富,涌现出众多特色油茶企业。2013年成立的湖北鑫尔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以打造原生态富硒油茶产业为主,种植、养殖为辅的“种养结合型”生态链条产业化企业,通过“农户+农场+公司”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增收,不断擦亮全国油茶示范县的国字号招牌,努力让通城的绿水青山更美、金山银山更多。
湖北鑫尔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刘勇:我公司种植油茶接近10年了,在这10年期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各界人士及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塘湖镇真正打造了一项富民工程,将望湖这片曾经一毛不拔的荒山全部种上了富硒油茶,油茶林里还套种了富硒中药材和富硒水稻,改善了生态,带动了老百姓脱贫致富,为地方产业发展做贡献。
塘湖镇阁壁村油茶基地,曾经是当地有名的“芭茅山”。在通城县“两山”试点县建设中,县林业局引导油茶种植大户金定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租赁、置换等流转形式,实行精准灭荒流转造林,让这片荒山成为满山“梯地”的油茶幼林。金定武的油茶基地以“油茶+土地流转”“油茶+劳务用工”“油茶+生态护林”等模式,将不能独立发展种植的村民,邀请到合作社务工,年人均收入达3万元,让原本荒芜的土地,变成了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的“黄金地”,让油茶成为当地群众的“摇钱树”、“幸福果”。
通城县塘湖镇阁壁湖绿色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金定武:我这个基地自建立起来,带动脱贫户168户,一般农户80几户,都在这里务工。
2007年8月份成立的通城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是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开创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协议,免费为农户提供良种苗木,无偿提供技术服务,统一生产资料,保价回收油茶籽。经过15年的发展,公司先后投资1.5亿余元,在全县11个乡镇78个村建立了61200亩土地油茶基地,辐射带动全县78个村7600多户农民规模化种植油茶6.2万亩,成为全国油茶产业重点企业。
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大兵:公司进入油茶产业已经15个年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油茶产业已基本上成为我县农业的一道亮丽品牌。公司流转的6万多亩基地,已带动了7600多户农户参与油茶种植,其中脱贫户有2400多户,掀起了种植油茶,宣传油茶的热潮。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经济强。党的十八大以来,通城县紧扣绿色发展主线,努力把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作为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的核心要义,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抓,加速乡村振兴的步伐。目前,全县累计新造油茶林21.5万亩,建成连片千亩以上基地16个,油茶林总面积达32.5万亩,已形成麦市塘湖油茶产业带、大坪药姑山油茶产业带、沙堆四庄油茶产业带和马港油茶产业带四大产业片区。发展油茶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大户53家,油茶种植面积9.7万亩,带动全县农户1.5万户种植油茶面积11.8万亩。通城县被列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国经济林产业区域特色品牌(通城油茶)建设试点县、湖北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试点县,逐步实现了城乡增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宏大目标。
图文编辑:吴滟|责任编辑:胡颖|审核:黎赏
监制:黎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