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一线党旗红①】市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驻”在村民心里 谱乡村振兴答卷


2022年,面对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挂牌督办整改的艰巨任务,省、市、县三级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建强村党组织、强化联农带农等工作,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有效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


为激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先进性,通城县融媒体中心开设《驻村一线党旗红》专栏,报道驻村工作实绩,推动驻村工作队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今天播出第一期《咸宁市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驻”在村民心里 谱乡村振兴答卷》


近年来,由咸宁市委政法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郑卫平带领的驻村工作队,自来到通城县塘湖镇望湖村开展驻村工作,一心扎在帮扶工作上,始终不忘初心,用实际行动带动村组发展,让曾经落后的山区村面貌换新颜,群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沿着幕阜山旅游公路来到塘湖镇望湖村,古色古香的仿古门楼,宽阔平坦的沥青路面,整洁干净的乡间村落,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祥和、兴旺、美丽的新农村景象。谁能想到,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贫困村、落后村。

塘湖镇望湖村村民夏明高说,原来的望湖村“路难走、喝水难、通信难”,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长期困扰着村民。

塘湖镇望湖村地处鄂赣两省三县交界处,曾是集山区苏区为一体的省级重点贫困村。全村有472户、1676人,贫困人口就占了820人。2016年5月份,市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来到望湖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工作队长郑卫平是咸宁市驻通城县精准扶贫工作团团长,并兼任望湖村第一书记。


驻村工作队刚到时,村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个别村组还没有通公路。为了改变村里的面貌,郑卫平每天和队员们走家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全面掌握了解望湖村的历史与现状,把望湖村当作自己的家,把心驻进村里,全力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塘湖镇望湖村党支部书记黄修明对记者说,自2016年市委政法委驻村以来,望湖村基础设施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工作队长郑卫平每个月至少有26天住在村里,使村里的环境焕然一新,得到老百姓的好评。


在驻村期间,郑卫平想方设法解决望湖村的“三通”问题。为了修大盘山公路。他积极联系市、县相关部门,争取上级帮扶资金,把水泥路修到了望湖村各组、各家、各户,将村级公路加宽至5米并实行了刷黑。为了解决村民喝水难、用水难问题。他和工作队筹集资金50万元建设安全饮水工程,让家家户户喝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村里部分农田的灌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望湖村没有网络,没有信号。郑卫平就联系移动、电信、联通、铁塔公司在村里新建了一座通讯塔,并每户补贴300元,实现了光纤入户,家家有网络。

与此同时,为了改善村容村貌,郑卫平还发动工作队筹集资金对村里的河道进行整修改造,对部分危害公共安全的河段、塘堰安装护栏,购买垃圾桶发放给家家户户,并聘请家庭困难户负责打扫村组卫生,筹资12万元购买环卫车,引导村民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村里环境好了,黄袍山百姓的幸福感也更强了。

村民夏明高表示,在郑卫平书记带领的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通了、水清了、村庄变美了,老百姓非常感激他。


2019年,为了村里的产业发展,郑卫平组织工作队发动村集体成立了黄袍山富硒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当地独特土壤发展富硒水稻,油茶等。由合作社统一购买种子,统一育苗,并聘请农业专家统一指导管理。由工作队设计打造的“望湖洞”牌富硒大米,每公斤价格32元以上出售。

如今的望湖村,从省级重点贫困村变成了全市脱贫致富的明星村,望湖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也得到了当地群众和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但郑卫平带领的驻村工作队始终没有停下脚步,继续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为望湖村新一轮发展“提档加速”。

咸宁市派驻通城县乡村振兴工作团团长、望湖村第一书记郑卫平说,有了党的好政策、有了全村人民的支持、有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望湖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还远远不够。他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以乡村振兴共同缔造为契机,更好的把望湖这张名片打造好。在产业发展上加大力度,为老百姓增收提供平台。在人才引进和村党员干部、后备力量培养上加大力度,以人才振兴促进村里发展。同时,在环境治理上加大力度,让望湖村变得更美。

全媒体记者:李索丨图文编辑:黎子凡

责编:黎赛明丨终审:胡颖

监制:黎雄

(作者:李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