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黎赛明 郭佳承】10月29日,2023第二届中国·湖北黄袍山(通城)全国自行车户外公开挑战赛在塘湖镇举行,吸引了409名来自海内外的选手参赛。
上午9时,比赛正式鸣枪开赛,参赛选手们如弦上的箭一般冲出起点,开启了紧张而激烈的自行车赛。迎着明媚的阳光,选手们蹬着飞快的车轮,在赛道上奋勇向前,矫健的身影穿梭在蜿蜒赛道上,洋溢着活力与激情。
参赛选手 舒美芳:这一路风景、天气、路况都比较适合骑行,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在这边骑车的。
比赛分男子公路精英组、男子公路公开组、男子山地公开组、女子公路公开组,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骑行爱好者的需求,总奖金达17.68万元。赛道单圈12.5公里,弯多坡陡,海拔落差277米,路基宽8.5米,两侧均有护栏,具备举办自行车赛事的良好条件,也颇具挑战性。
参赛选手 潘勇:我是从湖南醴陵来的,我特别喜欢爬山就报了名,每圈下来爬坡还是很辛苦的、很累的,但是很享受这个爬坡的过程,下坡的时候特别爽,赛道特别干净,特别享受这个过程。
一路上,选手们不仅可以享受骑行带来的速度与激情,还可以欣赏沿途的绿色生态和红色人文观景。特别是“华中第一瀑”白水岩、通城秋收暴动纪念馆、黄袍革命烈士纪念碑、黄菊妈墓园、中共通城县苏维埃旧址等,如同被彩线串联的一颗颗珍珠,形成了环绕赛道的红色旅游黄金线。
参赛选手 蔡畅:这次自行车比赛,当地人民很热情,一路为我们加油,当地的红色文化也特别好,通过这次骑行,我受到了红色文化的洗礼。
本届比赛参赛选手共409名,其中来自北京、天津、新疆等28个省市自治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选手406名,外籍选手3名。相比于首届,本届赛事的服务保障更加精细,选手的整体竞技水平更上一个层次。
参赛选手 王猛:我上上周来试骑过赛道,发现组委会很多细心的地方,像村庄那边有很薄的减速带,第二次来我发现减速带就被铲平了。组委会对安全方面考虑很周到,包括各弯道下坡都做了很多保护,我觉得很贴心,比第一届做得更加细致、更加周到。然后整个骑行氛围非常棒,我看很多村庄的房子做了一些喷绘和横幅,让人感觉当地很重视体育文化,对于选手的骑行体验,方方面面考虑得很周到,我们骑行的体验也非常棒。
经过激烈的角逐,男子公路精英组前三名获得者分别是陈澍、周克强、杨千斌;男子公路公开组前三名获得者分别是霍海兵、陈湘源、何嘉煜;男子山地公开组前三名获得者分别是胡紫云、朱培超、宁坦;女子公路公开组前三名获得者分别是张曼秀、万佳丽、徐丹;男子精英公路组团队奖前三名获得者分别是ATTACK-NOVA VISION车队、长沙顺时针车队(SSZ)、迹驰KUOTA拓凯-奥利尼静藤联队。
男子公路精英组个人冠军 陈澍:在赛事赛道方面,也很刺激很丰富,志愿者的话,每隔50米就有一个,也是配套设施很完善的,安全有保障。
现场还设立了农副产品展示区,通城县58家特色企业现场推介黄袍山油茶、通城“两头乌”等优质名优产品,让现场观众在观赏精彩赛事的同时,增加游、购、娱一体化体验。
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大兵:主要是增加品牌的曝光,特别是全国的赛事,像我们北方的朋友对茶油不了解,他们也可以通过口碑传播,提升品牌的影响力、扩大影响。
在节会推动下,各路游客纷至沓来。塘湖镇大埚村的刘彩云原来一直在外做生意,眼瞅着家乡的变化,毅然选择回乡创业,销售富硒农特产,并通过发展餐饮、民宿等,带动周边600多户村民增收。
通城县鲁直第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彩云:我觉得在外面创业不如回到家乡创业,既可以照顾他们(老人和小孩),还可以带动山上的村民致富。现在我们的产品畅销全国供不应求,黄袍山通过举办很多活动,旅游事业发展得很快。通过这些活动,我相信我们黄袍山会越来越好,生活会越来越红火。
通城县塘湖镇荻田村党总支书记 黄大龙:我们的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改善,村里不少人吃上了旅游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家创业。目前,开农家乐餐馆、民宿的有20来家,也带动了富硒玉米、富硒花生、富硒大米等农产品销售。
通城县塘湖镇集老区、山区、边区、库区于一体。近年来,当地深度挖掘湘鄂赣苏区革命文化,重点构建红色旅游、户外运动两大产业板块,接续打造黄袍山“体育+旅游”自行车赛事品牌,年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以上。
通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李慧芳:举办黄袍山自行车户外公开挑战赛,目的是为了擦亮赛事品牌,打造运动小镇,实现文旅的最佳融合,使我们的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农业更兴。
此次比赛在湖北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长江云新闻APP、长江云新闻抖音号、长江云视频号、云上咸宁APP、通城电视台综合频道、通城发布视频号、云上通城APP等8个平台进行直播;长江云、云上黄石、云上荆州、云上赤壁、云上宜城等29个平台转载了直播,反响热烈。
图文编辑:祝思思
责任编辑:黎赛明
终审:皮江星
监制:傅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