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拐少年”小羽骞治疗前。(2023年6月摄。)
为了甩掉那对拐杖
——社会各界关爱“拄拐少年”小羽骞纪实
作者:谭永西
资料提供:易剑
“拄拐少年”小羽骞治愈后。(2024年3月摄。)
蔚蓝的天空里白云飘飘,干净的操场上孩儿在欢快的奔跑嬉闹。一群人在跳着橡皮绳,一群人在打乒乓球,还有一群围着一个孩子在喊着:“加油”、“加油”。被围着的孩子叫胡羽骞,他眼眶满是晶莹,抱着久违的篮球,奋力抛向前方。打完球,他又和同学们来到五星红旗下,双腿挺立,向着国旗庄重地行了个队礼。这一刻,在胡羽骞眼里,五星红旗分外鲜艳。他笑了,笑得比任何伙伴更开心更阳光。
小羽骞是湖北省通城县北港小学五年级学生,今年十三岁。按理说他该读初中一年级了,可他还在小学读书,站立在国旗下还笑得那么开心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小羽骞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里,在羽骞很小的时候,爸妈就离婚了。爸爸读书少,初中还未毕业就走上了社会。忠厚老实的爸爸自然挣不了多少钱,加上情绪不好,只是靠着打点小工养活自己。妈妈远走他乡,去寻找属于她自己的幸福了。他从小就与爷爷奶奶在一起,就着两位老人的低保救济金生活度日。他想妈妈,常常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想妈妈,默默哼着“世上只有妈妈好”。上学了,他知道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了才会接回妈妈,一家人幸福地在一起。在学校,他努力学习,他努力成长,他得到了学校很多奖励,奖状贴满了家里的一面墙。
从学校回到家里,他又开始想妈妈。读二年级的一天,他坐在门前的石头上抚腮沉思想妈妈,一想就是一晌。中午时,奶奶喊他吃饭,他只好停下对妈妈的思念,想站起身来走回家。可是,他发现左脚像麻木了一般不能随意站起来了。他强行站了起来,就突然痛得一哆嗦。他有些害怕,又不敢告诉爷爷奶奶,只是咬着牙一个人撑着。可后来情况越来越糟糕,走路都一走一瘸了。爷爷奶奶也没太在意,以为静养一段就会自愈的。不承想,过了一段时间,他路都不能走了,一走就是撕心裂肺的痛。爷爷吓了一跳,带着他上县城下武汉,可医生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武汉的一个医生建议他去上海做个基因检测。他爷爷问了一下费用,医生告诉他差旅费不说,光检测费一项就要5000多元。七十多岁的爷爷吓了一跳,只好带着小羽骞回家静养。
休学上学,停停走走,他用四年读了两个年级。到了四年级下学期,小羽骞不但左脚没有痊愈,疼痛感又发展到右脚,双脚都不能正常走路了,每天只能由爷爷或奶奶背着上学,在家里学校小羽骞只能拄着一对拐杖挪动。
就这样,小羽骞成了北港小学唯一一名“拄拐少年”。
“拄拐少年”小羽骞在家学习。(2023年6月摄。)
那些天,一想到妈妈,一想到未来,只能靠拐杖走路的他终日以泪洗面:“双腿不能走路,妈妈还会要我吗?”“没有双腿,我长大了怎能闯世界呀?!”“哪个部队会要一个双腿残疾的人当解放军呀?我的理想怎么会实现呢?”他也是有心的孩子,当别人在说现在的共产党真好,国家对有困难的人会大力帮助时,他内心不禁狂喜:“有困难,找政府。”可毕竟还是太小了,还是不能确信。2023年6月29日,小羽骞几番内心挣扎,还是半信半疑地提起自己稚嫩的笔,在去年暑假的第一日向北港镇政府写了一封求助信。
第二日,也就是6月30日,北港镇党委书记张志龙接到这封信特殊的信后,心情异常沉重。他快速地看了一遍,就丢下手头其他的工作,心急火燎地来到小羽骞家里,找到了小羽骞。看到羽骞痛苦的表情,摸着那对冰冷的拐杖,他在心里迅速给自己下达了一个任务:一定要让孩子丢掉那双拐杖!他从口袋里掏出1000元现金,把他送到小羽骞奶奶的手里:“对不起,我们知道得太晚了。”“我们一定会尽力把孩子的病治好。”
北港镇干部到“拄拐少年”小羽骞家中调研。(2023年7月摄。)
闻讯赶来的镇直部门党员干部也纷纷表示:“决不能让孩子受罪,一定要让小羽骞丢掉那双拐杖。”卫生院当场捐出了800元、市场监督管理所捐出了600元,邮政储蓄银行捐了500元、2袋大米、2壶食用油和不少书籍,派出所捐了1500元,供电所捐了300元等,不少个人也捐了爱心。
北港镇当地的“土记者”易剑一点也不土,立马把这个消息在网上发布,并向社会发出爱的呼唤。湖北日报客户端、咸宁日报、通城融媒体、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等众多媒体以连续追踪报道的形式,聚焦“拄拐少年”小羽骞。
一时间,爱心人士纷纷回应:“绝不能让这个孩子再拄着拐杖上学了”。连续十多年未赚钱还在坚持的德宏矿业的蒋总捐了300元,做文化传媒的李俊捐了200元;本县百里境泉酒业的李英成捐了500元,远在河南商城的大四学生刘一凡捐了50元;退休老人桂园娥捐了200元,五保户胡爹爹捐了200元;县教育中心的张雪峰捐了200元,河南商城县实小四年级的学生刘君博捐了50元;北港小学减免了他几年的托管费,北港楚瑶酒业公司人人捐了款,深圳的、上海的好心人都纷纷寄来了爱心。北港小学的小朋友易迪武、胡恩杰说:“我们宁愿今天早上不吃早餐,也要帮他丢掉拐杖”,他俩各自捐出自己的早餐钱;武汉大学的老教授左亚文转了1000元,他对监管捐钱的胡志辉表示:“我先捐个一千元,如果少了后续费用由我来负责,如果可以治疗,就不能让孩子拄着拐杖上学!”到北港办事的隽水小学校长万莉听说后,也为孩子买来了营养品。
北港镇干部到“拄拐少年”小羽骞家中调研。(2023年7月摄。)
2023年7月1日,张志龙趁热打铁,带领相关人员,再一次来到小羽骞的家现场办公:“我们要全力帮扶,要确保小羽骞治病上学两不误。”第二天清晨,北港派出所所长胡国庆安排民警用专车将小羽骞送往县医院就诊,北港小学校长李延明一同前往照看,排队挂号,忙前忙后,北港卫生院迅速采其血样,用快递邮寄的方式将血液寄往上海某生物机构检测。通城县人民医院院长胡阳全得知情况后,迅速安排3名专家为其会诊。当得知小羽骞病情需要转至武汉同济医院时,为小羽骞办理转院手续的,为其电子挂号的,联系去汉车辆的好心人电话不停。
不久,血液经上海某生物机构鉴定,基因检测报告已送达武汉同济,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卜碧涛教授接诊了小羽骞。卜碧涛团队全力以赴,一边观察分析,一边与国际权威学者进行沟通,很快制定了治疗方案。为了不耽误小羽骞的文化学习也为他节省治疗费用,卜教授为小羽骞制定了专项方案,按几个疗程来治疗。每个疗程,她都亲自开药,采用中西医结合救治。一个疗程结束,她都仔细询问,不漏掉一个细节。
在家里,爷爷奶奶都按照医嘱,按时为他服药,细心地为他热敷。在学校,学校再次减免了小羽骞的生活费、托管费,班主任李浪还在班上成立了爱心小组照顾他的生活,学校后勤校长桂卫星再三强调:“生活老师多关注一下小羽骞吃饭状况,排骨之类的营养汤在他面前不限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伙爱心接力中,在卜教授的精心治疗下,小羽骞的病情很快有了好转。今年二月初,他终于丢掉了拐杖,挺起胸膛,和同学们一样自豪地站立在红旗下。那一天,他喜极而泣,言不成句:“非常感谢各位爷爷奶奶、伯伯阿姨、兄弟姐妹的帮助!你们的支持我将永记在心。”“爱心款还节余一千多元,我也要传递好爱心接力棒,把它捐给更需要的人。”“我又可以为我的理想而奋斗了。我一定不辜负这些好心人的爱心,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一名有文化的优秀军人。”
甩掉了拐杖的小羽骞,在教室学习。(2024年3月摄。)
如今,小羽骞一边在北港小学读书学习,一边继续做完全康复的疗养。前不久,笔者随易剑记者来到小羽骞的家里,看了一下他家里的生活环境。他搬离了原来湿气很重的老危房,住在政府为他家购置的较为明亮的安置房。他爷爷拉着我的手说:“真的感谢政府。没有政府就没有我孙儿的今天,也没有我两个老的的今天。”“这在过去是不能想象的。”他爸爸也对我说:“世上还是好人多。有了这一拨一拨的好人帮助他才丢掉拐杖。”“现在他能自理了,她奶奶不用天天接送了。家里老人孩子有政府的低保,我也能出去打工了。相信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
来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