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解锁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

【通讯员 程隽】人才兴,则事业兴。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论述摘编》一书出版。《论述摘编》分7个专题,共计248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至2024年3月期间的报告、讲话、指示、批示、贺信、回信等110多篇重要文献,对各级各地组织部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层组织部门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用“心”解锁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不唯地域”倾心引才,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必须突破定势、放眼全球,紧扣产业发展需求,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政策精准引才聚才。作为基层组织部门,要摸清产业人才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按照产业政策匹配人才政策,强化产才有效对接,构筑“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产才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要抓实平台载体这个支撑,坚持“筑巢引凤”和“借巢栖凤”双向发力,通过平台“磁吸”更多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和推动智力成果转化。要创新“候鸟专家”“周末工程师”等柔性引才方式,鼓励企业在外建立“人才飞地”,建立用好“揭榜挂帅”机制,打造人才“纷至沓来”的强磁场,让优秀人才“万马奔腾”。

“不问出身”悉心育才,铺就人才成长“快车道”。英雄不问出处,圣贤不问出身。育才不应求全责备、论资排辈,须以实干实绩下定论,打通人才拔节生长的“天花板”,方能让人才不靠“出身”也可以“出彩”。作为基层组织部门,要深化“政校行企”合作,采取“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开设冠名班、订单班,在教学中引入行业标准、岗位要求,开展技能比武等以赛代练活动,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精准度。要主动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以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的方式开设“田园课堂”,选派乡土人才到高等院校、农业企业等开展学习交流,培育一批适应乡村振兴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要建立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引导各领域优秀人才在视野拓展和知识迭代中提升思维层次、淬炼思维模式,在攻坚克难中练就挑大梁、担重任的宽肩膀、真本领、硬脊梁。

“不拘一格”尽心用才,激活人才创新“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顾嗣协的《杂兴》诗强调:“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正所谓“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不拘一格用才,方能实现人才实用效益最大化。作为基层组织部门,要充分放权,支持用人单位根据人才目录按需设岗、自主引才,制定技术入股、盈利分成等考核奖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的创造力,让用人主体当好“用人主角”。要引导用人主体给创新人才松绑减负,通过立军令状、签对赌协议等形式,激励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让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发展规律,赋予高层次技术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激励优秀人才把才华和能量都充分释放出来。

“不遗余力”诚心留才,涵养人才服务“优生态”。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环境优,人才聚;环境差,人才散。实现人才宜居宜业,不仅要提升“硬环境”,更要优化“软环境”,形成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生动局面。作为基层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管总作用,凝聚合力加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补齐医疗、教育、卫生、养老等民生领域短板,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让人才心甘情愿在基层安家和干事创业。要主动关注90后、00后青年的个性需求,为青年人才搭建公共文化产品、娱乐消费、生活社交场景和平台,让他们闲暇时可以放松身心,找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泰然。要设立人才服务专窗、服务专员,开通人才服务热线,精准帮助人才解决个性化的需求,大力开展人才评选表彰活动,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

图文编辑|吴争(实习生)

一审|黄争光

二审|胡颖

终审|皮江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