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猪“芯片” 通城聚力打造“两头乌”生猪名品

垄上频道 通城台 黎赛明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通城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这里出产的通城“两头乌”猪是“华中两头乌猪”中的一种,是国家级生猪资源保护品种,堪比猪中大熊猫。今天,我们来看看通城县是如何守护猪“芯片”,致力于将这一地方生猪良种打造成为叫响全国的生猪名品。

眼前这些黑头黑尾、体躯四肢白毛、额部有白星的生猪,就是生猪界大名鼎鼎的通城“两头乌”。除了这些显著特征,正宗的通城“两头乌”在黑白交界部分,还有一圈黑皮白毛呈带状的晕。2012年8月,通城“两头乌”被列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行列。为了让全国各地游客近距离一睹它的风采,当地这家合作社特地开辟了一个养殖参观区。

通城县新三汇养殖专业合作社财务负责人 胡馨予:你看那个头尾都是黑的,肚子也大,看起来像个熊猫一样,肉嘟嘟的,看起来很可爱。

胡馨予所在的合作社是通城“两头乌”种质资源保存与繁育基地,这里有400多头纯种“两头乌”母猪,可年产8000多头小猪仔,用于自主育肥和对外销售,同时合作社还开展“两头乌”深加工,产品俏销全国。

通城县新三汇养殖专业合作社财务负责人 胡馨予:做香肠,再可以把它做成包装,像冷鲜肉、罐头肉,发到武汉、上海,一年销售额2000多万。

与普通的三元杂交猪相比,通城“两头乌”个头较小,生长速度较慢,其富含肌苷酸、硫胺素等营养物质,肉质鲜嫩,香味浓,广受市场青睐。然而,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两头乌”的养殖市场开始逐渐萎缩。

通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吴飙: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们整个养殖量是非常大的,全县大概母猪有2万多头,年出栏育肥猪有二十几万。到了九十年代,二三元杂交猪引进来之后,因为那个猪生长速度太快,所以我们地方品种受到一些制约发展。

记者走访了解到,普通猪一个月可以增肥40来斤,4个月就能出栏。而通城“两头乌”饲养周期至少7个月以上,最大只能长到100公斤左右。由于饲养周期长、成本高,农户渐渐不愿意养。为避免良种猪被市场边缘化,当地从品种改良上寻求破局之法。2007开始,通城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生猪遗传育种专家团队,对通城“两头乌”进行品种改良。2017年,历经十年攻关,以通城“两头乌”为母本的新品系鄂通“两头乌”,终于培育成功。

通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吴飙:瘦肉率从原来的37%至38%,提高到现在的53%至54%,生长速度从原来比如说长到90公斤,可能要到240天左右,但是现在我们这个生长速度,基本接近三元杂交猪也就是180天左右。

目前,鄂通“两头乌”母猪已有400多头,通城也正在加紧申报生猪新品种,有望在今年获得“国审猪”新品种证书,并向市场大规模推广。为恢复和壮大生猪产业,在改良“两头乌”的同时,通城还着力引进和培育生猪龙头企业,进入“两头乌”养殖行列。返乡能人胡金山就是其中一位。

通城县五里金山家庭农村农场主 胡金山:我们现在年出栏在3000头,3000头其中我们一年要卖五六百头小猪仔。每年产值的话,去年是1200多万。

为拓展消费市场,提升“两头乌”附加值,在售卖鲜肉的同时,胡金山还把“两头乌”加工成了香肠、腊肉、老面包子等产品,并开通了“通城乌猪哥”抖音账号,每天线上直播带货,人气相当旺。

通城县五里金山家庭农村农场主 胡金山:通过我们抖音直播,发现销量大大提升了,我们最多的一场直播,总的观看人数达到4万多人。

胡金山的爱人 刘美丽:面皮都是用手工擀面,加上我们通城“两头乌”猪肉做馅,特别受欢迎,一天大概可以卖到1000多个。

与此同时,胡金山所在的家庭农场正牵头联合华农、咸宁职院等高校制定“两头乌”的养殖技术标准,进一步提升肉质,助力通城“两头乌”打入省外大市场。产业蓄势,品牌赋能。今年,通城还将整合近1000万真金白银,全力打造“乌宝”公用生猪品牌,打造生猪名品,做强做优以“两头乌”为特色的生猪全产业链,带动村民养猪增收致富。

通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吴飙:注册了一个“乌宝”这个品牌,准备在全县打造一个统一的公用品牌,来抱团。把整个养殖主体,现在是分散式的,各自为战的,把它统一起来,一起把这个品牌打响。

图文编辑|吴滟

一审|黄争光

二审|胡颖

终审|皮江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