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 我们该如何应对防护?这些消暑误区需要规避

央视网消息:面对近期的高温天气,我们该如何应对防护?有哪些消暑误区需要规避?一起来了解。

误区一:消暑主要靠空调

天气一热,很多人都离不开空调。事实上,长期在空调带来的恒温下生活,身体的温度调节能力、免疫力都会降低,一旦置于高温环境中,反而更容易中暑。

正确做法是:室内外温度差以不高于10℃为宜。在进入室内后10分钟再开启空调,出门前10分钟关闭空调,并开窗通风。

误区二:午睡贪凉睡地上

夏天,有人喜欢在地板上睡午觉。虽然感觉凉爽,但坚硬的地面不仅透气性差,而且聚湿性强,容易受寒、受潮。

正确做法是:选择凉席加上舒适的卧姿,配合室内流动的空气,风扇不要对着人直接吹。

误区三:穿得少又不动   “稳稳”度夏

夏天,不少人喜欢穿得少,同时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和强度。其实,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可以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

此外,炎炎夏日,我们还能通过哪些方式抵御高温、守护健康呢?

首先,建议增加室内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高温天气中,室内湿度过低,可能会导致皮肤干燥、呼吸道不适。其次,在浑身大汗时,不宜冲冷水澡。

出行方面,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10时—16时不要在烈日下运动。当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至39℃以下时,户外露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12时—16时应当暂停户外露天作业。当最高气温达到39℃以上时,应当停止户外露天工作。

尤其提示,需要预防热射病。热射病是重症中暑的最严重类型,分为劳力型和非劳力型两种。第一种多发生在户外活动、运动和工作过程中,患者很快会出现多器官功能的衰竭,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第二种则多出现在年老、体弱等群体中。临床曾出现过老年人在高温天因为不使用空调而导致送医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