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大坪乡:小田并大田 “化零为整”促增收

【全媒体记者 吴雷】“小田并大田”是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促进农田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2023年以来,通城县大坪乡启动“小田变大田”机制试点工作,致力于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田增量、粮食增产、农户增收。

日前,在大坪乡农林村水稻种植基地,当地农民正穿梭在田间拔草、管护。虽然受到梅雨期连续降雨的影响,基地内的水稻长势依然良好。

通城县惠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黎鸿友:合作社今年总共种植早稻1100亩,受到强降雨天气的影响,整体长势还好,预计亩产能达到八九百斤。

2008年,在外务工的黎鸿友返乡创业成立通城县惠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承包土地的形式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成为当地有名的种田大户。16年来,黎鸿友在田间忙生产,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也遇到了诸多问题。

通城县惠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黎鸿友:这个田有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农民种植的“插花田”比较多,不便于管理;第二,不便于机械作业,管理费用比较高。

如何破解农户发展困境?2023年,通城县率先在大坪乡启动“小田并大田”项目试点,在大坪乡农林、沙口、坪山等村流转土地1600余亩,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撂荒地、优化联农带农机制等方式,围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个方面设计施工,通过优化田块布局,地块小并大、短并长、弯取直,实现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的新格局。

通城县惠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黎鸿友:“小田并大田”使得农田的浇灌以及机耕路得到了优化,作业成本降低,机械作业的效率得到了提升,改良之后的稻田产量每亩年产量能提升一两百斤,每亩田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提升三四百元。

“小田并大田”,闲田变良田。黎鸿友介绍,通过实施“小田并大田”,不仅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技术、加强了组织管理、稳定了种植面积,农户也从中收获实实在在的效益。

通城县惠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黎鸿友:小田并大田每亩流转补贴300元,由村集体组织分发到农户。请当地农户,每年务工人数在2000人次以上,大约发放工资30万左右。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聚焦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大坪乡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双手发力,通过“小田并大田”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农村土地碎片化、经营分散化和农业现代化不足的难题,实现了“种好田”“好种田”“种田好”的质的飞跃。

通城县大坪乡党委副书记 吴明卫:“小田并大田”项目实施后,通过这次汛期,对这个农作物基本上没有影响,由于这个渠道设施比较完善,今年丰收还是在望。准备下一步在全乡范围推广“小田并大田”,机械化、集约化经营,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图文编辑|祝思思

一审|黄争光

二审|胡颖

终审|皮江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