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戏曲文化 展示非遗之美 | 通城县打锣腔走进群众心坎里

【全媒体记者 皮江星 胡雄文】夕阳未下,锣鼓声喧。燥热的风挡不住通城县人民群众对省级非遗打锣腔的热爱,欢声笑语里,是对通城县将文化惠民走进群众心坎里的最大认可。

连日来,通城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省级非遗打锣腔文化惠民活动在县银山广场举行。10个打锣腔文艺剧团参与演出,12万人次现场观看,110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通城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用一件件文化实事,交出了人民群众满意的非遗文化答卷。

守住非遗之根

“不仅扮相好,神态像,唱得还带劲。”7月14日晚,通城县大坪乡花墩村村民胡华全在现场观看演出时说。

花墩村距县城25公里,得知县非遗打锣腔在银山广场表演,嫁在县城的女儿胡艳平开车将父亲胡华全接到家里住下。一到傍晚,胡华全就搬着凳子摇着蒲扇在戏台前等候。

夕阳将半边天染得通红,余热爬上额头,汗水湿透衣衫,各乡镇、各村(社区)群众纷纷赶来观看。

通城打锣腔,是流行于湖北省通城县的一种锣鼓伴奏人声帮和的地方性戏曲声腔,至今仍保留着锣腔早期只用人声帮腔和唱、锣鼓伴奏过门而没有民族管弦乐器伴奏的特点,且男女同声同腔,旋律大多以字为腔,俗称打锣腔花鼓戏。

“保护非遗,就是守住非遗之根。”通城县文化馆馆长朱红星介绍说,通城打锣腔有传统剧目两百多个,另有四十多个小戏专用曲调。2013年,“通城打锣腔”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传统非遗的保护成了大难题,加强保护“通城打锣腔”的声音越来越多。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通城县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全方位地启动非遗保护模式。组织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入乡镇、村(社区),进行非遗普查,运用图文声像等形式,留存非遗档案,汇编普查资料;支持团队发展和商业演出,引导民间文艺团队进社区、进景区;增加非遗岗位编制,保障工作经费,将非遗保护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40多年一直在保护和传承通城打锣腔,希望明年能申请国家级非遗,让更多年轻人喜欢我们通城的打锣腔。”通城县花鼓戏“打锣腔”第六代传人张李吴说。

至今,通城县共申报和公布县级项目29个、市级项目9个、省级项目4个,共推荐和命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43名。其中,《打锣腔》等项目属于表演类非遗,张李吴等32名传承人为表演类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非遗之魂

流动舞台车外热浪依旧,车内幕后狭小空间里挂满演出服,一把强力风扇是唯一降热设施。

“群众喜欢,寒暑不顾,风雨无阻。”张李吴一边补妆一边说。

62岁的张李吴出生于县隽水镇梨园世家,小学二年级就开始跟着父母学唱戏,15岁随父母演出。当天由其“南鄂百花艺术团”在县银山广场演出,作为团长的他下午三点便开始化妆,登台仅五分钟,汗如雨下。

1998年底,在县剧团工作9年后的张李吴离职回乡,随同父母张志学、吴斌桃、妹妹张李燕,一家四人在“油坊花鼓戏(打锣腔)剧团”的基础上,自筹资金3万元,购置服装、道具、音响设备,招收学员,举办第一期培训班,重组“通城县花鼓提琴戏剧团”,2000年,剧团更名为“南鄂百花艺术团”,为乡邻有偿演出。

“张老师平易近人,悉心传授我们技艺,是我们学习非遗打锣腔的领路人!”南鄂百花艺术团学员舒琴说。

2009年,舒琴在湖北省电视台拍摄制作的《双合莲》中扮演女主角郑秀英,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崇阳、通城数万戏迷蹲守电视机旁,共同分享快乐和荣耀。

目前,“南鄂百花艺术团”共举办了七期培训班,培养出张李燕、黄夏平、舒琴等50多名演职人员,剧团累计下乡演出1万余场,观众上千万人次。

“在学校老师教过我们一些基本常识,也排练过一些曲目,非遗打锣腔展演的这几天,我每天都在台下观看。”通城县隽水镇东门小学学生胡嘉兴说。

非遗要保护好,更要传承好!通城县花鼓戏剧院和县教育中心联合成立通城打锣腔培训基地,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学校开设锣腔传承基地培训班,成立戏曲兴趣小组,将传统经典通城打锣腔《三子贵》《屋檐滴水》《状元打更》等剧目结合学生特点融入课堂。同时,通过戏曲专业辅导培训、编创戏曲广播体操、制作戏曲主题展板等措施,邀请专业戏曲演员授课,培养了一批小戏迷、小戏骨。

“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推进传承非遗打锣腔从娃娃抓起,营造良好的传承、传唱氛围。”通城县教育局副局长夏晨辉说。

夜幕下,悠长的锣腔与闪烁的灯光交相呼应,古老与新生,传承与发展,正在隽秀通城的大地上遍地开花。

创新非遗之美

“现场直播让在身外地的我们听到乡音,浓浓的家乡情通过屏幕,在我心里沸腾。”通城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对打锣腔展演活动进行视频直播时,通城县塘湖镇的刘先生在直播间里留言道。

刘先生一家在沿海发展,家乡非遗打锣腔展演的消息通过微信群转发,他和家人第一时间点了关注,每晚观看。

“开始是搭草台班子演出,后来是流动舞台车辆下乡,现在是互联网直播,时代进步了,我们也要跟上时代脚步。”通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刚说。

展演现场,数十台直播机、几十位通城主播,通过各大直播平台,介绍着通城非遗打锣腔文化。

“我学戏时都是自费,后来给工资也招不到人,通过新媒体展示非遗之美后,越来越多的人报名学习。”通城县音乐和舞蹈协会主席黎平高兴地说。

黎平是戏团出身,创新通城非遗打锣腔,展现非遗之美成了他关注的重点。他利用微信、抖音等短视频开展宣传,获得一批粉丝支持。同时,利用音乐和舞蹈协会专业优势,与县教育局一起运用多媒体教学;开设校园广播“戏曲名曲欣赏”栏目;举办校园戏曲展演、汇演等比赛活动。

通城县文化和旅游局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先后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48场,形成了全县中小学特色明显、亮点纷呈的全新局面;举行非遗演出10余次,开展戏曲下乡活动过百场,线上线下观看人数达3万多人次。

“群众意犹未尽,我们协会请戏一场!”通城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舒中甫说。7月15日傍晚,锣鼓依旧,人山人海。

创新推广载体,创新非遗剧目,《隽邑酒飘香》《清官刘绣衣》等表达着对党赞颂和对人民生活美好向往的剧目,一一搬上屏幕。通城非遗打锣腔走在保护越来越好、传承越来越多、创新越来越美的康庄大道上。

“传承戏曲文化,展示非遗之美,讲好通城故事,我们将开展更多类似的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通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黄奇峰表示。

图文编辑|祝思思

一审|黄争光

二审|胡颖

终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