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樊迎喜】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和钻机的摩擦声,屹立了35年的通城县关刀镇白马洲桥步入了紧张的拆除阶段。
“白马洲桥位于通城县关刀镇白马村一组,长120米,宽2.8米,是白马、八仙、高冲等4个村往来集镇的主要桥梁,建设之初经费有限,通过多方筹措,建成了现在的白马洲桥。但因桥梁狭窄、护栏低矮,已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需求,希望县级有关部门给予新建。该桥梁……”这是数十名县人大代表在通城县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为民生建言献策。徐世民作为通城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也是通城县白马村的老村支书,在村委会兢兢业业22载,正如他的名字一样,退休后正用他的余生为民谋福,为附近三千多户老百姓发声。
据了解,白马洲新桥建设于今年9月底正式开工,将于明年底完工,新桥宽10.5米,为双向双车道,边缘设有两条人行道,预计花费500余万元。
“那是什么时候开始提这条建议的呢?”
“千禧年后社会发展迅速,只能通一辆车的白马洲桥逐渐难以适应村级发展,建桥之初,全村没有一辆小轿车,到现今几乎户户都有小轿车,有的人家里还有两三辆,吴利平当时是村委会妇联主任,颇有远见的她同时还担任着县人大代表,当年就连续三届提出了这条建议,到后来邓长青担任县人大代表后,我上门找到他,请他继续将这件议案提交上去,现如今,我担任县人大代表……算起来已经有不少年头了。”徐世民掰着手指细数道。
为发展添砖加瓦。徐世民任村书记期间,“眼红”大城市的发展,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老百姓收益,建设了230亩油茶基地,为村里带来了第一份像样的产业,给村集体每年增收5万元,为附近70户老百姓带来收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16年,徐世民深知人才引进的重要性,联系到在外务工的李勇,创办了被通城县中医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评为“示范合作社"的白马金银花基地,该基地占地300亩,每年带动21户脱贫户就业增收,27户脱贫户获得分红。村里有了像样的企业,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愿意回乡发展。2020年底,整村实现全部脱贫,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减少了,老百姓的幸福感也提升了。
为群众排忧解难。徐世民深知农村要发展,水利设施是关键,每到汛期白马河支流溢洪严重,附近300余亩农田深受涝灾。2013年,徐世民骑着他的摩托车往返县村数十趟,为村里争取到了水利改造提升项目,对沿线3公里河道进行拓宽护砌,将原来一两米宽的河道拓宽到三四米,有的地方甚至拓宽到五米,附近的农田再也没有受到洪涝的影响了。
同年,徐世民在村里鼓励“小田并大田”,对300亩农田开展高标准建设,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几年间,徐世民依靠村级集体收入,带领村民在白马河车田段建设了7座高压泵站,解决了周边600余亩农田灌溉需求。
“老百姓相信我,党和国家信任我。我将继续发挥余热,用心书写一名人大代表的履职答卷。”徐世民表示。
图文编辑|吴滟
一审|胡文婷
终审|黄争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