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11月28日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了解到的消息,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食材流通规模达4.84万亿元。随着餐饮消费需求的不断旺盛,我国食材行业发展稳中向好,食材供应链规模持续扩大,“走出去”步伐也在进一步加快。
据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食材流通规模达4.84万亿元,服务性食材供应链企业市场规模达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食材消费规模达6.8万亿元,同比增长8.9%。
随着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县乡市场销售规模稳步扩大,县域市场消费潜能不断激发。
1—10月份,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8.8%,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一些餐饮连锁品牌也不断增加县域市场开设新店的比例,带动食材供应链的下沉与本地化发展,提速了农产品上行,进一步推动了食材流通的“大动脉”与“微循环”。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介绍,现在即时零售服务增长非常快,即时服务里面,包括电商直播里超过55%的产品都是食材相关的一些产品,通过零售、餐饮、电商等,这些都拉动了食材供应链的快速增长。
另外,食材供应链企业也在加速“出海”,全球化步伐进一步加快。2024年1—10月份,我国农产品贸易出口额达到826.6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我国水产品出口量达到331.7万吨,同比增长1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介绍,从企业“出海”来看,目前,中国餐饮门店在国外已经超过70万家,市场的规模已经接近3万亿元,现在中国餐饮门店已遍布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现在在海外的这些餐饮门店,在纷纷地布局自己的供应链体系,以确保食材供应链的质量和供应链的稳定。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