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兴起的马港镇程坳村精准扶贫产业园
云上通城讯 特约记者刘健平、通讯员汪秀丽、付婧烨报道:一块块油茶梯次绕山转,一排排猪舍、鸡舍耸立绿树丛中……通城县马港镇程坳村精准扶贫产业园芳容初显。
一年来,该村整合资金和资源建起鄂南首家精准扶贫产业园,该园以村油茶基地为依托,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先后办起了养猪场、养鸡场,开挖了鱼池,建起了大棚蔬菜、农家乐,引导和扶持村里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为贫困户早日脱贫找到了路子。
土地入股分红 贫困户变股东
谷雨前后采茶忙。程坳村精准扶贫产业园油茶树下套种的茶叶吐出新绿。7组村妇任菊荣头戴草帽、肩挎竹篮,采着嫩茶。
“两茶基地管理得好,生长得快,产量也高,将来分红就能多一点。”既是基地员工,又是基地股东的任菊荣自豪地说,如今与以往给别人打工不同了。
任菊荣责任感来自她是精准扶贫产业园主人之一。
年近六旬的任菊荣早年丈夫、儿子相继去世,与11岁的孙子相依为命,家里没有劳动力,过日子靠低保。2012年,她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将6亩土地流转给村里油茶专业合作社,收益按比例分成。
去年4月,村里创办精准扶贫产业园,依托油茶基地发展种养业、服务业,她随专业合作社转入扶贫产业园。
程坳村地处湘鄂边陲,是通城县一个山区村。全村480户1985人,精准识别贫困户103户284人。
前几年,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加之村里传统种养业小而散,土地产出效益低,导致大部分土地闲置,为实现2018年整体脱贫,去年上半年,村里整合土地资源,兴办精准扶贫产业园。
为此,他们进行了大胆尝试,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增加贫困户的收入渠道。一是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分红;二是让有一技之长的贫困户长期在园里打工;三是根据园区工作的需要,统一安排工作并根据做工的天数发工资。贫困户可在产业园选择3种工作:养殖、种植、餐饮。
昨日,记者在产业园规划图上看到,产业园拥有面积3000亩,分为种植区、养殖区、生态农庄3个区域8个基地,种植区包括2200亩油茶基地、250亩茶叶基地、70亩苗圃果树基地、20亩蔬菜基地、养殖区120亩水产基地,4个生猪养殖场,年出栏生猪500头,2个林下养禽基地,年出栏鸡鸭4000只,内设生态农庄,提供餐饮、娱乐、垂钓、观光、采摘果实等服务。
记者沿着刚修好的水泥路,登上产业园的最高处,3大区域8个基地尽收眼底,“种植区将四季开花,三季结果,荒山变绿了,给贫困户和村民带来了新的希望……”顺着村支书毛旺龙手指的方向,映入眼帘的是满山满坡的油茶。
2012年,村里创建的油茶基地已发展到2200多亩,并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村里实行“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的经营模式进行管理,油茶丰收后的收益按合作社70%、农户25%、村集体5%的方式进行分配。
“油茶5年后,挂果受益,丰果期每亩年收益可达4500元。”毛支书满怀憧憬地说,到时村里68户油茶入股户户均亩增收近千元,村集体经济的年收入有望达到50万元。
“土地入股种油茶,园内打零工,补贴家用,还可以分红……”程坳村6组毛书香边除草,边自我盘算着。
他今年60多岁,妻子失踪,年纪大找不到路子赚钱,靠亲戚接济过日子。产业园成立后,他将10亩油茶地入股分红,还在园内做小工,每天能赚130元,每年靠做零工增收1万多元。
“产业园建成后把集体土地、林地等资源整合,鼓励百姓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把过去的‘死资源’变成‘活资源’,贫困户摇身变成股东,村里还为一些无一技之长的贫困户提供打工平台,家门口找到赚钱的路子,何愁脱不了贫。”毛支书满面春风。
产业园务工 种田赚钱两不误
“进园打工养鸡,一日仅上3个小时的班,再不用出外打工了,更不荒家里的田,如今种田、赚钱两不误,还能照顾老婆,真是一举三得。”1000多只黑土鸡在油茶林中有的散着步、有的扑打着翅膀。林下养禽基地上毛怡旺吹着口哨,清扫着鸡舍,脸上堆满笑意。
今年46岁的毛怡旺,是程坳村6组的低保户,妻子常年患病需要照顾,一个上小学的孩子,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压在体弱多病的毛怡旺身上,日子过得很艰难。
产业园建成后,他进园养鸡,每个月有1500元的工资。他早上把鸡放出来喂食,晚上再把它们赶进鸡舍,其余时间,他去照顾妻子,耕种田地,可谓一举三得,一年下来,园内可出栏鸡鸭40000只,他本人增收近2万元。
“之前村里没有好的项目,没有靠谱的致富路,大部分青年都外出打工,家里剩下一些老弱病残者,也成了致贫的原因之一。”毛村支书介绍。
毛怡旺只是产业园内以打工赚钱实现脱贫的一个典型例子,如今,像他一样在园内工作的,还有负责养猪的毛建楼等4户贫困户。
今年53岁的毛建楼,是程坳村7组村民,妻子早年因精神疾病离家出走,自己与8岁的女儿相依为命,自己身体弱干不了重活,每个月靠政府的低保过日子。
一排排整齐宽敞的猪舍内,毛建楼正在给猪下料,自从来到产业园负责养猪后,他每月收入1800多元,家里有了经济来源,毛建楼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猪舍后有一个100立方的沼气池,一根小管连万家,他们利用猪粪制沼气供农庄和周边30多户农户生活用,剩下的废渣、沼液作为果树的肥料。猪舍前还有5口新挖的鱼塘。
山上有摇钱树,山下有聚宝盆,林下捡金蛋,水里掏银子,这是村里创办精准扶贫产业园的初衷。
村干部掰着指头算帐,产业园年收益可达200万元,不仅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服务村民的能力,还将辐射带动全村200多贫困人口脱贫。
(编辑:皮江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