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用好“身边教材”将警示教育融入日常

“就是‘也许没事’”的想法改变了我的命运,被‘也许没事’的自欺欺人心理怂恿,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邪路,让自己和这个家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我后悔呀……”日前,通城县一位留置对象的真诚忏悔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心中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是该县把警示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该县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拍摄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展馆、学习忏悔录、编发典型案例等方式警示党员、教育党员,推动不敢腐的斗争成果、不能腐的制度安排转化为不想腐的内在敬畏和价值追求。

在开展一系列警示教育过程中,个别党员干部把典型案例当故事的“看戏”心态,没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没有把案例中的“病灶”当做镜子对照检查。针对这一问题,该县纪委要求各级党组织结合党纪党规和监察法规宣传教育“十进十建”活动,加强整体策划,分阶段、有主题、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反腐倡廉宣传。用组合化、常态化、制度化方式探索实施‘一案一警示’,通过支部通报讨论、受处分人公开检讨、典型案例分类警示等一系列措施,跳出警示教育千人一面的“老套套”。

“这些反面教材都是‘老熟人’,他们有的被留置,有的被处分,听到他们让人心碎的忏悔,我的心也很痛。这告诫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思危于未行,坚守清廉底线,否则,贪婪侥幸一时,事发后悔一世。”县财政局办公室主任感慨道。

同时,该县纪委还发出通知,要求各单位结合本单位职责职能,针对存在的风险点,将警示教育化为规章制度。将警示教育纳入全面从严治党综合检查考核,量化评分细则,对没有落实警示教育工作要求、警示教育流于形式的,发现一项,扣分一项,压紧压实警示教育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全县共有45家单位专门制定了警示教育制度,各级各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共开展警示教育1000余场次。

“警示教育必须因人制宜、因岗制宜,分层分类差别化开展,变‘一刀切’为‘对症配方’,在形成常态的同时提高教育的针对性。”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用好日常监督、案件查办和巡察成果,推动警示教育奔着问题去,精准锁定“地区病”“行业病”。(毛瑜)

(作者: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