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通城】绕梁两世纪 通城打锣腔

   通城“打锣腔”,又名通城花鼓戏,有着近200年的历史,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地方剧种将湖南岳阳花鼓戏的琴腔、通城本地的花腔小调、山歌民乐以及长沙花鼓戏的川调揉合在一起,集琴腔与川调之长。“打锣腔”用通城方言演唱,声腔有圻水、倒板浆、打锣、四平等四大主调,至今仍保存着“一唱众和”,无丝弦乐伴奏的原生态戏曲音乐特点。


魅力

通城花鼓戏2015年被纳入湖北省十大保护剧种,每年县花鼓戏剧院组织送戏下乡演出200多场次。

通城花鼓戏传统戏《药板凳》曾获省第一届地方戏曲展演一等奖。

创新

通城花鼓戏现代小戏《易迁风波》曾获得市优秀剧目创作奖,是省地方戏曲展演优秀节目。该剧情取材于塘湖镇望湖村精准扶贫日常工作。讲述的是塘湖扶贫工作组服务村民,化解异地扶贫搬迁中矛盾的故事。


传承

作为通城花鼓戏“打锣腔”第六代传人,张李吴对这种“一唱众和”的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执着与热爱,他穷其一生,将全部精力投身于花鼓戏的表演和剧本创作当中,为观众带去欢乐的同时,也为通城花鼓戏的发展与传承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被认定为省级“非遗”项目(通城花鼓戏“打锣腔”)的唯一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戏曲文化也成了通城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



编审:胡颖

(作者:通城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