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红色故事51】药姑山红军医院的新婚夫妇

1932年农历8月14日晚,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药姑山楠竹沟栗树坡红军医院一座简易的竹棚里,一对年轻男女在举行婚礼。他们是湘阴人,男的叫杨威,栗树坡红军医院院长;女的叫陈茂华,医院护士。

一年前的春天,共产党员杨威和20岁的姑娘陈茂华,受党的派遣来到了通城县药姑山。其时西区“铲共团”宋洛武部在马颈、鸭雀山、四甲铺等地设立哨卡,气势汹汹地向药姑山苏区进攻。陈茂华第一次奉命赴战场抢救伤员,她亲眼看见赤卫队长顶着蒙有湿棉被的方桌猛攻哨卡时,身中数弹,仍然不下火线的情景。

自从参加了这次战斗后,陈茂华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她爱上了药姑山的山山水水,更爱上了杨威和同志们历尽千辛万苦所创建起来的栗树坡红军医院。

医院坐落在药姑山深处一片莽莽竹林里,地势北陡南缓,坡底平坦。沟左方有条山壑,水流湍急;沟右方有堵石壁,光滑险峻,沟里泉水甘冽,药草丛生,是个休养生息的好地方。

杨威和陈茂华婚后不久,敌人又开始了对药姑山区的围剿,医药来源和生活物资被敌人封锁了,栗树坡里一下子增加了30多名伤病员,医院面临缺医少药、饥饿和死亡的极大威胁。

这一天晚上,杨威到栗树坪的“关系户”家去弄了些食盐和大蒜,人未进棚,就听到了妻子的凄然哭声,走近一看,是一个叫满伢子的伤员牺牲了。

在昏黄的桐油灯下,杨威紧紧地挨坐在满伢子的遗体旁,右手揪住自己的头发用力地扯着,左手握着拳头不时的捶打着自己的胸膛。

为了战友们的安危,杨威和陈茂华想尽了一切办法:没有手术刀,就用普通刀具;没有锯骨锯,就用木工的手锯。他们用大蒜给伤病员治疗外伤,用桑叶水给病号退烧,用杉树皮、小竹板固定骨折,熬紫花地丁水治疗伤毒……

就这样,杨威和陈茂华忘了吃饭,忘了睡觉,把全部的思绪、意志和精神都凝聚到抢救伤员,消灭敌人,争取胜利的希望之中。一年多后,这对夫妻为掩护医院伤病员转移,先后牺牲。

来源:通城县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