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在党50年①】何会生:一位老粮人的粮食情缘

 

 【全媒体记者 胡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忆初心、担使命,推动通城党员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中展现更强担当作为。通城县委组织部联合通城县融媒体中心,推出《光荣在党50年》专栏,宣传一批“光荣在党50年”通城县优秀党员,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共话党史,传承家国情怀,激发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营造学先进、学典型的浓厚氛围。



今天的首期节目,由通城县发改局退休老干部、“光荣在党50年”党员何会生,为我们讲述他与“粮食”的不解之缘。

今年69岁的何会生,是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老战士,一位粮食和物资储备战线上的老前辈,如今在家过起了休闲自在的退休生活。回忆他的加入党组织,还得从1968年3月参军入伍谈起。

通城县发改局退休老干部、“光荣在党50年”党员 何会生:我1968年的时候还年轻,15岁参军,对党的认识不是那么深,父亲到了部队以后,积极鼓励我入党,要加强学习,跟党走。后来我对党逐步有深刻认识。第一是1969年,发生在中苏边界的珍宝岛战役,我们内部学习的时候,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宁,寸土不让,好多共产党员就是一句话,共产党员给我上,深受感动。

何会生告诉记者,由于自小家庭条件较好,没吃过什么苦,在部队和党员的感染下,种菜、打水等粗活累活自己都抢着干。虽然当时已达到入党标准,但由于年龄不满18岁,1971年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3月,何会生转业回到家乡。

通城县发改局退休老干部、“光荣在党50年”党员 何会生:回来以后,我在粮食部门工作,那时候粮食是计划经济,买粮要有粮票,城关镇是有供应证,粮食还是比较紧张,蛋、粮,连肥皂一些供应产品都要粮票,人民的生活还是很拮据的。

通城县发改局退休老干部、“光荣在党50年”党员 何会生:中国农民对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解放初期,那样困难的条件,我年龄一点大,农民就交爱国粮,热火朝天,一担担往粮食局里送,当时的社会主义基础是我们农民在支撑着经济,因为那时候我们没有大工业,再加上帝国主义对我们卡脖子,农民真不简单,我佩服他们。

何会生告诉记者,曾经的粮食紧张,老百姓生活条件较差,近几十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经历粮食定购与议购“双轨制、放开粮食销售市场、实行粮食保护价收购、粮食实行市场收购价格等各个阶段。同时,在党和国家几十年来的艰苦奋斗,一系列党的好政策,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城县发改局退休老干部、“光荣在党50年”党员 何会生:现在不愁吃、不愁穿,荷包还有钱,现在走到哪里,老百姓对共产党有感恩之心。再看看我们通城的变化,柏油路、水泥路四通八达,两河四岸修得多漂亮,原来和我一起长大,后来调到地区去了,几十年没回来,第一句话就是到通城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变化真大。社会治安非常好,以前还有打架斗殴的年轻人,现在没有了,社会稳定。

退休以后的何会生,和妻子一起重走红军路,感受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艰辛岁月。坚守粮食工作近40年,一路见证了这些年来粮食工作的艰辛、欢乐、成就和辉煌。今年6月10日,在通城县“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启动仪式上,由于何会生党龄达到50周年、表现良好,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通城县发改局退休老干部、“光荣在党50年”党员 何会生:现在建党100周年,还有建国100周年,那我一算,还有28年,要九十多岁,想活到那时候,看一下我们国家是怎样的国家,发展到何种程度,那就是最幸福的。

中共通城县委组织部 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联合举办

编辑:黄争光

审核:黎   赏

(作者:胡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