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

6年前,听说翻身村要搬下山,搬到镇里去,村民朱全皱着眉头直摆手:“不去不去!庄稼人离开了地,可咋活呢!”

翻身村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是一个典型的河湟村落,山大沟深、条件艰苦,远离城镇、交通不便,贫穷一直困扰着当地村民。

靠天吃饭,但一方水土却养不了一方人,搬出大山成了这片土地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2015年,平安区决定对翻身、窑洞、邦业隆、索尔干、庄科5个村(含2个自然社)实施整村搬迁,为403户村民在镇上建成了统一规划的扶贫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小区——幸福家园。

搬出大山,住进楼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成了城镇居民,过去拿着锄头的农民变成朝九晚五的技术工人,生活变了、身份变了,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始终没变。

  搬迁搬出幸福好生活

“以前睡土炕、上旱厕,烧柴草、点牛粪,一家人挤在土坯房里,做个饭都烟熏火燎的。”搬到幸福家园的严芙玲说住进近100平方米的楼房,冬天有暖气,做饭使天然气,上厕所用抽水马桶,这种生活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三合镇副镇长李成良介绍,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三合镇通过在安置区内外新建、改建、扩建学校、幼儿园、卫生室等,全力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以前看个病,至少得走5公里山路才能见到大夫,现在卫生室就在家门口,你看细心不细心,镇里还给我们建立了健康档案。”严芙玲说,现在去大医院瞧病,小区门口就有好多路公交车直达市中心。

对于窑洞村的段光财来说,搬下山最让他满意的是,他的宝贝孙子能就近上学了。“在山上时,学校离得远,6岁的孙娃子得住校,不放心啊!每周一还得走5公里的山路到学校,心疼啊。”搬下山后,从段光财家到学校最多10分钟。“现在不但娃娃读书离家近了,学校的设施条件和老师也是没得说,我们家长更放心了!”段光财说。

  多渠道打通致富路

“搬下山来,村民们的最大顾虑是不种地了,靠什么维持生活?干部们想的是脱贫攻坚后,乡村振兴怎么搞?”三合镇镇长李兰英告诉记者,政府早就想好了办法,找好了出路,全都安排妥当了。“简单说就四句话,整体承包收租金,产品收购赚桶金,就近务工挣薪金,扩建厂房促就业。”

首先是给心里最没有底的建档立卡脱贫户吃个定心丸。三合镇为69户建档立卡户无偿提供1间45平方米的铺面,由扶贫产业园入驻企业统一承包经营,每年向建档立卡户支付铺面租金,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收益分红。

“今年我分红拿到了5000元,这成了每年的固定收入!”朱全说,他自己还在平安区有一间小铺子,卖点日用百货,一年能存6万多元。

仅仅“兜底”还远远不够,致富才是终极目标。“搬迁群众参与土地流转,一亩地能有一两百元的租金收入。更重要的是,我们把他们从贫瘠的土地解放出来,有时间和精力外出打工,打工已成为搬迁群众主要的收入来源。”李成良说。为了提高村民的就业能力,安置区特别设立公共就业服务站,及时发布用工信息,通过开设烹饪、刺绣等实用劳动技能培训课程,鼓励和引导搬迁群众掌握实用技能,积极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为了真正完善后续扶持,三合镇把厂房“拉”进了安置区,通过建设扶贫产业园,把产业“安”到了搬迁群众的家门口。

“扶贫产业园建成以来,通过招商引资入驻三家企业,拥有国内现代化生产线15条,员工最多时达120名,人均增收4万元以上。”李成良说。

  乡村振兴谋新篇

每天早晨八点半,翻身村村民仲雄民都会准时到产业园区的企业上班,和同事们开始一天的工作。

“现在我和城里人完全一样了,也过上了‘朝九晚五’打卡上班的生活。”如今仲雄民成了一名产业工人,她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是思想上的转变。

记者在三合镇扶贫产业园里看到,这里的员工基本上都是年龄40岁左右的妇女。仲雄民说,以前妇女只能在家中务农和照顾一家老小,搬出大山之后,她们不再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也能外出打工挣钱了,特别是在家门口就有就业的机会。

“目前,扶贫产业园正在实施二期扩建项目,项目总投资达783万元。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全镇155人的就业问题,为易地搬迁群众就业提供更多岗位。”李兰英告诉记者,下一步,三合镇扶贫产业园将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创新研发更多更好的高原特色产品,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打造“互联网+产业园生产+物流配送+市场营销”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模式,积极拓宽营销渠道,开发更多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周边村和易地搬迁群众稳定持续增收。

易地扶贫搬迁让三合镇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这也是青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据统计,截至目前,青海省已实现5.5万名搬迁群众稳定就业,户均1.9人实现就业。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