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手册

01钓鱼网站及链接

将钓鱼网址伪装成银行账户短信,欺骗消费者填写身份证、银行账户、验证码等信息。

典型案例

张女士(女,56岁)在家中收到一条“**银行”的提示短信,称张女士的掌上银行登录信息已过期,需要点击进入短信中的网址进行重新验证,于是张女士点击了短信中的链接,并按照网页内提示操作填写了个人信息,随后卡内的49999元不翼而飞。

温馨提示

如发现掌上银行或手机银行登陆异常或收到异常提醒短信,及时拨打银行官方客服电话或前往就近营业网点咨询;

陌生短信链接未经多方印证前,切勿点击;涉及输入账号、密码、验证码、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立即停止操作。

02冒充“快递、医保、

社保、公检法”等号码

“你的账户涉嫌洗钱”、“你有一张法院传票。”

“你的包裹被查出毒品”、“你的医保、社保卡有问题。”

要求您将钱转到骗子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

典型案例

徐先生(男,62岁)接到一个自称是医保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徐先生名下医保卡在武汉市报销一笔非法费用,需停用医保卡,并将电话转接到武汉公安局。“林警官”将警官证截图、警号发给徐先生,让其将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徐先生被骗6001元。

温馨提示

保持冷静,及时与家人、亲友商量;公检法机构履行公务时,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

03投资理财诈骗

“您好,我们这里是XXX理财公司,您近期是否有理财需要。有意请联系我们:xxxxxxxx。”

骗您向他的账户汇款。

典型案例

李阿姨(女,61岁)接到一个自称“投资人”的电话,对方推荐可以在家做现货原油、白银交易。早期李阿姨获利3万元,追加投资,后发现无法提现。最后,李阿姨被骗200万。

温馨提示

投资理财需选择银行等正规渠道不要轻信网友或其他陌生人以所谓股票内幕交易等名义的投资建议,谨慎参与网络渠道的投资理财产品。

04保健品诈骗

网购药品特惠、保健讲座与体验(送礼品、服务人员贴心服务)。

捂紧钱袋不购买。

典型案例

包先生(男,72岁)收到广告单页,称老年公益活动,加会员可得到很多赠品,遂花钱办卡,得到赠品和一次免费旅游机会。被带出去“旅游”,参加“医学专家”讲座,在现场人员怂恿下买了10多万元保健品。直至事发后,警方上门取证,包先生才知道上当受骗,停止服药。

温馨提示

寻医问药需到医院及其他正规医疗机构,千万不能相信网络等渠道的广告推销;对于送礼品且过度虚寒问暖的保健讲座,不参与、不轻信、不购买。

05冒充亲属、朋友

“喂!妈!我在外地发生车祸需要手术救人”“阿姨!我这几天要到你那里办事。”

通过银行转账方式骗取你的钱财。

典型案例

沈先生(男,65岁)某一日沈先生送完孙子上学后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绑架了其孙子,让其拿10万元赎人并不得报警,沈先生说自己只有1万元,对方让其赶紧转账,沈先生一时联系不上儿子,遂到银行汇款,赶到学校询问时发现被骗。

温馨提示

遇到陌生来电、短信谎称亲友的,请通过拨打此人之前电话或当面询问进行求证,切莫直接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

06各类补贴诈骗

“您好,我们是民政厅救助中心,您有一笔补助费可以领取。”

向你索要“开卡费”、补贴“押金”向他的账户汇款。

典型案例

吴某(男,60岁)接到一个自称是民政厅救助中心电话,说其母亲有一笔丧葬补助费可领,并给了一个号码,吴某便拨打了该号码,核实吴某母亲基本信息,吴某ATM机上按照对方提示操作,后发现被骗4.9万元。

温馨提示

各类国家补贴政策均会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公告,如接到类似可疑电话,可致电当地政府职能部门详细咨询,切勿直接按照对方要求转款!

07虚构中奖

“您好,感谢您对我们节目的关注,您在本次随机抽奖活动中抽中一等奖,奖金两万元。”

让中奖者“先交钱,后兑奖”。

典型案例

余某某(女,59岁)通过抖音认识并添加“陈公子”微信。“陈公子” 邀请其参与了一个抽奖活动,之后称其中奖了并给余某某发了一个微信收款二维码让其先后多次转账,共骗取3590元。

温馨提示

遇对方提出必须先支付手续费、税款时,可询问能否从应得奖金中扣除后直接兑奖,若对方不肯,一定属于“中奖诈骗”。

08征婚交友(杀猪盘)

通过展现才华、嘘寒问暖等方式让受害人对其产生好感,并快速确立恋爱关系,随后,帮助其操作投资理财账户或者赌博网站实施诈骗。

打着恋爱的幌子,虚构投资项目诈骗钱财。

典型案例

邓某(女,55岁)聊天软件认识“郭子贵”,两人聊得很投机,不久后确立恋爱关系。后“郭子贵”带邓某扫码进入了“中国石化股票”的页面投资,前两次投资都获得了收益,于是邓某加码,最后血本无归。

温馨提示

老年人通过网络建立恋爱关系的基本不可靠,特别是打着投资等旗号带您一起参与的,小心后面有陷阱。

诈骗的共同规律

诈骗分子无论怎样花言巧语,手法如何翻新,最后都会落在要钱上。

千万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的信息。

六个“一律”谨记于心

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的,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的,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让我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来源:徽商银行亳州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