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幕阜山下春潮涌 脱贫攻坚战正酣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不知道大家再次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会不会和我有着一样激动的心情。是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换届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筑牢了小康通城“底盘”,迈步广大乡村,我们会发现,山更青、水更绿、道路宽且直,村庄更靓丽,父老乡亲笑脸灿烂、生活精彩。万雅国际商贸城、康美新城即将建成,舒适恬静的东山大屋场、鲜丽清新的沉锣湾玫瑰、神秘壮美的内冲古瑶乡,沧桑巨变的左港保泰屋,“借机起飞、借船出海”的梦想正一步一步实现,“游美丽乡村、购世界品牌”的蓝图正一笔一笔绘就。

总书记的话说得好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目前,我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的成果,至2018年底,全县84869名贫困群众脱贫、30个贫困村出列,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26%降至5.2%。在全省党政扶贫成效考核中,2016年被评为A类县,2017年被评为B类县,2018年被评为成效较好县。一串串闪光的数据,饱含着无数人的泪水与汗水、凝聚着前赴后继的努力与拼搏、熔铸着各行各业的奉献与付出。

三月的通城,春寒料峭。6日晚上9点半,这个点,很多人都早早的回到了温暖的家,但县精准扶贫指挥部会议室却还是灯火通明,讨论声此起彼伏。白天大家都忙着下村入户,只能挤一挤晚上的时间了。毕竟,担子重啊。通城是幕阜山片区唯一没有脱贫“摘帽”的县,按照省里要求,今年我县必须完成19922人脱贫、12个重点贫困村出列,实现全县整体脱贫“摘帽”目标。这剩下的,可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一定要打赢高质量脱贫摘帽攻坚战,扒掉穷根,甩掉穷帽,本届县委、县政府不能绕路走,否则下届县委、县政府无路走。”县委书记熊亚平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力透屋宇;“通城不摘帽,就摘乌纱帽!”县长刘明灯决然毅然。有多大的困难,就必须有多大的决心,县委、县政府坚定的政治担当,书记、县长激励的话语,让全县干部群众鼓足了干劲,往前冲。

县精准扶贫指挥部是打赢打好全县脱贫攻坚战的指挥中枢,工作任务繁重,县委副书记杨修伟担任常务副指挥长兼办公室主任,不仅坐镇指挥,还亲自谋划、督办推进各项工作。2017年,他爱人即将分娩,大儿子也刚刚上小学,因工作太忙,只好请岳父岳母照顾。小儿子出生时,他没陪在爱人身边,接到岳母电话后,才急匆匆赶回百里之外的家,在医院陪护一个晚上,第二天天没亮又悄悄赶往通城。在杨书记的带领和感召下,县精准扶贫指挥部“一办六组十所”的50余名集中办公干部,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借用他们常开的一句玩笑:“我们扶贫干部都成‘文盲’了,不认识日历,因为我们没有节假日概念;不认识时钟,因为我们没有上下班意识”。县扶贫办党组书记徐东红,家有车祸致残的70多岁老母亲和中风行动不便的妻子需要照料,独生女儿在外读书,作为家里唯一的支柱,每天忙完工作,必须回家买菜、做饭、洗衣、做家务......到了下班点如果还需要加班,他都会对同事说“我回家做个饭,马上就来”,给母亲和妻子做好了饭,他可能还来不及吃上一口,就匆忙赶回了单位。今年4月调任的扶贫办主任吴赛花,巾帼不让须眉,总是冲在第一线;还有老母亲独自在乡下无暇照顾的副主任戴云龙,家有幼女时常无法陪同的副主任陈兵,外地嫁来的媳妇舍小家顾大家的副主任代享兰,无怨无悔、埋头苦干、抱病不下“火线”的宣传材料组吴浩颖、易地扶贫搬迁指挥所黎小唯,产业扶贫指挥所桂仕杰、社会扶贫指挥所曾文芳,等等,这一班人为通城脱贫攻坚事业拼尽了全力。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各地始终坚持全力以赴、尽锐出战,近7000名省、市、县结对帮扶干部走村窜巷,日夜奋战在扶贫一线。

8月12日晚上6点半,太阳还没有完全落下,望湖村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更加美丽安详。十几个村民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等待召开屋场会宣讲扶贫政策,看到一名头发花白老者走来,都起身招呼:“郑书记,您坐!”。这个郑书记就是咸宁市政法委派驻塘湖镇望湖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市委政法委委员、政治部郑卫平,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还委任他担任市直单位驻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团团长,身兼数职的郑卫平同志忙啊,不仅要统筹管理21支市直驻通城工作队工作,还率先垂范,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每月驻村时间均在25天以上,首先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的“行路难、喝水难、通信难”三大难题,然后带着大家发展种养殖产业基地,并筹资13万元购买两头乌猪仔98头,分发给贫困户养殖,2016年,望湖村仅养殖户收入增加量就达4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也从原来的零增长到了15万元。他不遗余力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不仅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全县有名的美丽乡村,更是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坚定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可谁能想到,这个每天踩着黑土地、为家家户户送去温暖的人,却是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和思想压力,一家5口的重担全压在他一人身上,特别是2015年出生孙女,仅出生三个月就被诊断患有世界罕见的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每隔21天就必须去上海进行化疗。面对组织的委托,他丝毫没有怨言,带着对家人的愧疚,扎根在这片黑土地上。他把这里当成了家乡,这里的人也把他当成家人。

今年3月,县机构改革,成立应急管理局,50多岁李国甫主动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投入到扶贫一线中去,成为了一名驻塘湖镇雷吼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员。踩在乡土上,就是乡亲人。一向生活节俭的老李,对待村民可一点也不小气,每逢村民生老病死,总悄悄从自己工资卡内取出一笔钱送去,把乡亲都当亲戚。为解决雷吼大屋安全饮水问题,他东奔西走数十天,修通了长达5公里的自来水管道。当洁净的自来水“哗哗”地从水龙头里流出来,意味着400人饮水靠肩挑背驮的历史已经结束了。村里最难说通的“上访专业户”老何,也被李国甫的耐心和真心所打动,并在他帮助下,通过养牛脱贫致富,老何感动的说到:“有这样的好干部,我再也不上访了,有那个劲,我还不如多养几头牛!”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6月21日,连续的橙色暴雨预警让李国甫无法安眠,本来身体不适的他坚持在河马港水库值守到深夜,11:30,李国甫突然脸色惨白,出现了呕吐,值守人员急忙将他送往医院。经过了长达4个多小时的手术,才勉强脱离了死神的威胁,昏迷了近两个月后,他终于醒了。他可能没法再站立起来,但我们心中那个刚毅又温柔的扶贫英雄,永远都不会倒下。

“黎国英的低保下来了吗?光伏发电贫困户分红到位了没有”这是卢大东醒来的第一句话。可他不知道,就在前半个小时,他的家属就接到了病危通知书。卢大东是沙堆镇瑶泉村干部,黎国英是一名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贫困户,因为当时低保还没有办下来,卢大东牵挂得很。同样让卢大东牵挂的,还有一名聂同学,2017年聂同学的爸妈离婚了,家里患有精神病的爷爷和中风的奶奶无法给自己提供帮助,当她准备放弃学业时,卢大东专程来到她家,和她讲自己的求学经历和人生理想,走时还硬塞给她400元钱,“安心好好读书,钱的事,我来想办法!”之后,卢大东发动村里捐款,还为她家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村里1公里的断头路,也是卢大东一手修通的。2009年,村集体没有钱,但这1公里的“断头路”,已经严重影响到村民出行,“必须要修通!”他带头捐款一万元,村民们纷纷响应,卢大东将募捐来的近20万元交由村民代表负责,自己既当民工,又当监理,同村民一道打通了这一公里。今年4月30日,卢大东骑摩托车前往县城召开光伏发电培训会途中,突发脑溢血,经过十多天的抢救无效,生命永远定格在52岁。

脱贫攻坚的道路注定不会坦途万里,就是有一群这样的通城扶贫人,冷落了自己的家庭,却成为了别人的亲人;不计名利,不计得失,怀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情怀,忠实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宗旨,将党的扶贫惠民政策温暖送给千家万户。正是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成百上千扶贫人的无私奉献,有广大群众自强不息,我们有理由相信,打赢高质量脱贫“摘帽”攻坚战、早日建成幸福小康通城的目标一定会实现,一定能够实现,一定要实现。

通城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