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小朋友的来信


【全媒体记者 黎赛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国家的一份子,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的安危紧紧相依,面对家国天下的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应该尽一份心出一份力。通城县南门小学六年级学生汪思涵,充分发扬了这种爱国家爱人民爱家乡的精神,在疫情期间给县领导写了一封信。

汪思涵在信中写到: 突如其来的疫情,无数抗疫人员夜以继日的奋战在一线,为守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他们是最值得敬佩的人。同时,每个中国公民都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在心,以身作则落实在生活中、行动上,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和谐贡献力量。

汪思涵的来信字迹工整,情真意切,让人真切的感受到一位小学生具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切理解和感悟。她在信中同时写到:在国家危难时刻全民应该行动起来,力所能及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行动再一次证明中国人强大的团结力和凝聚力,古老的中华民族是打不垮的民族。她的家乡----通城县,是一片红色的沃土,在战争年代,一大批红军战士和革命群众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通城人,要继承和弘扬先辈们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多宣传通城的红色文化和发展变化,力所能及为通城的发展做点事情,让家乡发展越来越好。

汪思涵今年12岁,是什么启发让她想到写这封信?又是什么力量让她有如此强烈的强国情怀?带着这些问题,本台记者对汪思涵进行了采访。

通城县南门小学六年级学生 汪思涵:今年的春节很特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在电视中看到很多白衣天使、医务工作者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治病患。特别是看到云南医疗队不远千里驰援通城,很多志愿者在为我们默默工作着,他们所做的一切令我十分感动,所以我想用写信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和感恩。

汪思涵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每天都耐心辅导孩子的学业课程。今年疫情期间,全县小学都没有开学,汪思涵在家每天除了上网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看新闻,关注时事政治。三月份,通城县南门小学给每位学生布置了“给抗疫一线人员写一封信”的课外作业,汪思涵结合平时的所学、所看、所悟,在父亲的帮助下,通过认真思考,反复修改才完成了这封感谢信。

汪思涵的父亲 汪二甫:这封信是我和女儿汪思涵共同完成的家庭作业,教育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我希望我的孩子像钟南山爷爷、李兰娟奶奶等榜样学习,好好学习文化知识,感恩社会,长大以后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通城县南门小学教导主任 张琦:汪思涵同学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不是焦躁、恐惧,而是积极乐观,学习防护知识,深入了解疫情,积极倡议,献计献策,体现了新时代少年的勇气、责任和担当,她是我们南门小学学生中的杰出代表。

收到汪思涵同学来信后,县长刘明灯作了批示,对她这种爱国家爱人民爱家乡的精神点赞。刘明灯县长在批示中写到:在席卷全球的疫病面前,我们经历了磨难,但也经历了磨炼,小思涵的思索与建议虽还很稚嫩,但纯真朴质,充满正能量。这样的下一代可爱可期,这样的家长可钦可敬。汪思涵看到明灯爷爷亲笔写给予她的鼓励话后十分高兴,表示将更加努力学习,不断磨砺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励志成长成才。

通城县南门小学六年级学生 汪思涵:收到县长爷爷的回复我很意外,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和激励。我们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勤奋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长大后为家乡对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在采访中,汪思涵小朋友还向记者自豪地讲述了,她的家乡通城近几年在“颜值”和“气质”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对县委、县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踏踏实实为人民谋实事的精神点赞。同时,她号召更多的通城人大力宣传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通城、关注通城、热爱通城。

通城县南门小学六年级学生 汪思涵:我的家乡通城这几年越来越美了,端午节举办了龙舟赛,有很多美丽乡村让我们去游玩,还有很多广场让我们休闲娱乐,我为我们通城的发展而感到自豪。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认为我们应该多宣传家乡、赞美家乡、热爱家乡,欢迎大家来我们通城游玩。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在困难面前,通城人也应该行动起来,每个人也应该力所能及为通城做点什么。”当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发自肺腑地表达时,不难看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已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祝孩子们身体健康,茁壮成长,也祝愿我们通城的明天越来越好。

(编辑:胡颖 审核:王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