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红色故事50】药姑山深处的红军医院

1932年2月11日,中共湘鄂赣特委根据红军与白军战斗非常激烈、大批伤病员运转困难的情况,在药姑山栎树坡建立湘鄂边红军医院。

药姑山楠竹沟红军医院旧址

院房用树木、晒帘、茅草搭成,因医药缺乏,主要靠医护人员从山上采集中草药为伤员们进行治疗。有院长杨威、医生、护士、警卫、后勤人员等,一共有工作人员30多人。医院建立后,药姑山下反动透顶的北港保安团团长胡登春(绰号“登麻子)一心想剿杀红军医院,多次带队进剿红军医院。不得已红军医院只好先后转移到骆家坦、柳树沟。驻柳树沟时,医院代号“金街”。


后来,柳树沟红军医院又被胡登春发现了,他纠集多于医院工作人员几倍的部队对医院进行了突袭,战斗相当激烈。因为伤病员行动不便,红十六师不得不把医院秘密迁到山高林密的楠竹沟,取代号“银街”,并且留下了一个排的兵力驻守医院担任警卫任务。楠竹沟两边是高山,中间是一条狭长的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那里草药丰富,既便于隐蔽,是一个养伤休整的好地方。

红军医院迁楠竹沟后,胡登春勾结临湘保安团团长吴秉南,多次围剿楠竹沟红军医院。因为楠竹沟本身是一道天然屏障,红军又在附近设置了几道哨卡,一发现敌人马上可以隐蔽起来。虽然胡登春带领团丁不断进行骚扰,但是却一无所获。胡登春只好派兵封锁出山的路,想把红军伤病员困死在楠竹沟。由于长时间的消耗,加上出山的路被保安团彻底封锁,使本来就兵力不足、弹药紧缺的楠竹沟红军医院更是雪上加霜,西药用完了,派出去买药的战士也杳无音信,估计是遭遇不测了。在这非常艰难的境况下,顽强的红军战士们并没有被吓倒,继续与胡登春的保安团周旋战斗。没有西药,40多名轻伤员便用南瓜和山药简单地敷下伤口后,又立马投入战斗,给了胡登春和吴秉南的保安团沉重的打击。

后来,两名叛徒带领胡登春和吴秉南的保安团从花果源抄小路插白云寺,从山顶往下直扑隐藏在楠竹沟半山腰沟里的红军医院。因敌人占据了有利地势,除院长杨威等少数人突围出去外,红军医院100余人全部殉难。医院被迫转移至刘家沟。1934年夏,水口铺豪绅王海员向国民党驻军一一七师告密。湖北保安五团、通城县保安大队、通城县西区保安中队分别从龙潭洞、鸦雀山、宋家畈包抄刘家沟。医院守卫班和七八名医护人员、80余名伤病员牺牲,在药姑山坚持了两年多的红军医院再次转移至大溪大门坳。

来源:通城县档案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