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城:打造文化板块 寻梦“汉瑶千古情”

(全媒体记者  胡远)位于两省交界处的大坪乡药姑山,2001年专家认定为瑶族早期千家峒,是瑶族祖居地,2017年,通城被命名为“通城古瑶文化核心传承基地”。在药姑山脚下的杨部村瑶祖故里大观园,正依托内冲瑶族风情村的建设东风,以垒石为建筑风格与特色,以史实为依据,全面展示古瑶人在药姑山发展变迁历史,以微缩的形式全情再现通城古瑶文化风采。

穿过牌坊,一进大门,空旷的莫徭广场、青石垒堆的龙头山直入眼帘,仿古民居、古瑶石垒民居、石垒河堤等古建筑,无不让我们联想起远古时期瑶族同胞曾经栖息的场景。

游客  沈瑶丽:我今天是第一次来大观园玩,我看到了很多古建筑,比如这后面是石屋,以前只听说过瑶族人住在这石屋里面,今天看到石屋我感到很惊奇,这里的瑶文化气息很浓。

游客   吴大卫:我到这里来玩,感觉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这里有很多图片,还有那些古瑶的建筑,让我知道通城县还有这样一个古老的瑶族。

2017年,在外经商的杨浩,专门注册湖北瑶祖故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瑶祖故里大观园古瑶文化项目。大观园主要分为大门楼、古瑶节点、实景展示园、情景剧《汉瑶千古情》四个部分。目前,已投入3800余万元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

湖北瑶祖故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浩: 发展古瑶文化,建造瑶祖故里大观园,是要我们父老乡亲知道我们这个地方,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是一块厚重的沃土。

一座大观园,整部瑶族史。走进百米文化长廊,追寻瑶族先民的足迹:与炎、黄并称“中华三祖”的蚩尤,是瑶族的远古祖先。据史料证明:龙窖山地区古为三苗、荆蛮、南蛮的主要生息之地,直至元、明时期,还有大量瑶族先民活跃在药姑山(龙窖山),直到现代瑶胞遍及南方六省(区)和世界各地,形成了今天380余万瑶族同胞“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局面。

瑶祖故里大观园接待办主任  胡艳平:古瑶民是6800多年前,从蛮到瑶的蜕变,那我们古瑶文化长廊,是经古瑶民的历史、文化、习俗、风情的一个图文并茂的演变。

目前,在龙窖山上,不仅遗存有瑶民生活的石屋、石井、石梯田、石茶园、石祭祀台等,还遗留有反映当年瑶民生活的民间故事、歌谣、俗语和风俗,现已发现古瑶重要地位位置12处,古瑶遗存垒石遗迹126处,古瑶石梯地(田)18000多亩,垒石屋场186个,垒石墓葬2500多座,这些遗迹的发现,让龙窖山作为瑶族先民的原始聚居地,有了更有力的考证。而在大观园,更是将古瑶民的文化微缩其中,沉淀着瑶族先民的文化气息。

瑶祖故里大观园接待办主任  胡艳平:药姑山又名龙窖山、龙头山,古瑶民在山上就地取材,建成了用青石垒成了浩大的垒石文化、垒石工程的石梯地,现在我们瑶祖故里大观园,就是把古瑶民在龙头山的垒石文化、垒石工程的再现。

建设龙窖山瑶乡风俗馆、龙窖山早期千家峒、古瑶石屋群、评皇赐姓十二木亭、千古情瀑布……,距离内冲瑶族风情村4公里的瑶祖故里大观园,正在以药姑山地区独特的古瑶垒石文化为依托,紧扣咸宁市“中国古瑶文化之乡”、“通城古瑶文化传承核心基地”这一主题,同内冲"中华古瑶第一村"美丽乡村建设融为一体,让世人全面了解通城,让通城古瑶文化走向世界。

湖北瑶祖故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浩:为配合大坪乡内冲“中华古瑶第一村”,打造成为一个旅游大板块,打响通城“瑶祖故里”名片,助力通城旅游文化经济的发展,打造药姑山为AAAAA级景区。


(作者: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