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红色故事53】割耳坡的来历

1933年夏,红军医院从柳树沟迁往楠竹沟,代号由“金街”改为“银街”。北港保安团团长胡登春妄想将红军医院消灭在楠竹沟,勾结临湘保安团团长吴秉南,多次围剿楠竹沟红军医院。因为楠竹沟本身是一道天然屏障,红军又在附近设置了几道哨卡,一发现敌人马上可以隐蔽起来。

割耳坡烈士纪念碑


虽然胡登春带领团丁不断进行骚扰,但是却一无所获。胡登春只好派兵封锁出山的路,想把红军伤病员困死在楠竹沟。由于长时间的消耗,加上出山的路被保安团彻底封锁,使本来就兵力不足、弹药紧缺的楠竹沟红军医院更是雪上加霜,西药用完了,派出去买药的战士也杳无音信,估计是遭遇不测了。在这非常艰难的境况下,顽强的红军战士们并没有被吓倒,继续与胡登春的保安团周旋战斗。没有西药,40多名轻伤员便用南瓜和山药简单地敷下伤口后,又立马投入战斗,给了胡登春和吴秉南的保安团沉重的打击。

缺医少药、缺粮少弹,时时都要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在这恶劣的条件下,有人动摇了。1933年7月23日清晨,负责医院警卫工作的排长张保和带领战士胡义见、胡光员下山探情况。胡义见、胡光员两人的家就在山下的药姑村,对山下情况比较熟悉。但这两人因为想家曾偷偷躲下山受到处分,对排长张保和一直怀恨在心。加上山上条件越来越艰难,早就寻思着找机会下山投靠国民党。果然,走到半路,路边有一个茅厕,张排长要上厕所。山里厕所小,刚好容纳一人,胡光员以挎着手枪上厕所不方便为由骗得张保和将佩枪交胡保管,然后趁张如厕时,胡光员拔出手枪对着张开了几枪,张当场牺牲。胡义见、胡光员两人逃到北港向胡登春告密。

这天夜晚,两名叛徒带领胡登春和吴秉南的保安团从花果源抄小路插白云寺,从山顶往下直扑隐藏在楠竹沟半山腰沟里的红军医院。他们纵火焚烧楠竹沟,一时间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红军战士们措手不及,警卫排组织人顽强抵抗,院长杨威和医护人员组织伤员撤退,终因被敌人占据了有利地势,弹药不足,寡不敌众,除院长杨威等少数人突围出去外,红军医院100余人全部殉难。“登麻子”这个十恶不赦的反动分子,为了向国民党省党部邀功请赏,他竟然残忍地命令手下割下每个红军战士遗体的左耳,装了满满一竹篮送到县府,领取了500大洋的赏金。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楠竹沟,其状惨不忍睹。保安团走后,药姑山的革命群众强忍心中的悲痛,含着眼泪掩埋了烈士们的遗体。后人为了纪念这次死难的烈士们,将楠竹沟改名为“割耳坡”。

来源:通城县档案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